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公立医院做公益不赔本

2015-05-11 18:35:01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为重度精神病人解锁,让健康的人开心。

即便对一位精神科医生来说,这也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

栗克清,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院长,一直在“解锁”和“开心”两个词上做文章——启动了享誉河北全省、乃至全国精神学界的“解锁工程”和“开心工程”。工作已近30年,说起对这俩词的体会,他还是直言,“不容易,不容易,他们多是弱势人群,更需社会公益的帮助,公立医院做公益一点都不赔本,但愿意做公益的还是太少了。”

6年解救131名“铁笼里的精神病人”

“作为公立医院,要充分体现社会责任,我觉得应该做公益。”本想让栗院长讲讲医院改革和管理,但他从医院做公益打开了话匣子。

1986年刚参加工作时,栗克清没想到自己会和精神病人打一辈子交道。入职不久,他第一次看到“铁笼里的精神病人”,或许是因为骨子里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一幕让曾好几次想转到别的专业的他没能绕过去。1986年10月的一天,一位18岁的小伙被老父亲关在大铁笼子里用农用车从石家庄送到保定的河北第六医院,铁笼刚放到门诊楼外,立马就被医患围了起来,栗克清也看了一眼,小伙的恐惧惊慌、老父亲的无助悲凉触动了他,作为精神科医生,病患的遭遇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以后的工作中,见到的越来越多的精神病人和悲欢离合一直让他觉得该为他们做点什么。2008年,河北六院开始推行“解锁工程”,对部分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医院上门为他们解锁,并把他们接到医院免费救治,连床位费和餐费都免掉,直到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起初只在保定,之后逐渐覆盖河北全省,目前已救治了131名患者。

年轻时的一个心结、一个精神科医生本能的善举,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从保定本地到河北省,再到中央媒体,“解锁工程”这一公益项目享誉全国,先后被评为2012年“感动保定”、“感动河北”群体奖。2014年4月,栗克清获我国精神卫生领域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奖。各项荣誉和奖励纷至沓来,肯定他们在医院改革、医疗质量提高方面的工作,也让六院人更有干劲!

媒体报道也让河北六院在全国精神科领域名气大涨,各地患者慕名而来,医院获得很多项目支持,医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医疗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而最后受益的还是患者。

“媒体报道写得很好,要我花钱去做这么大的广告,一是花不起钱,即便花得起,也‘买’不到这么好的报道。我的体会是,做公益,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会赔本。”而栗克清也没有止于“解锁工程”,除了重症精神病人,还有很多“健康人”需要心理疏导和及时治疗,重返开心生活。为此,从2014年起,医院又开始在社区推行“开心工程”,第一步陆续启动十个示范点,设立“绿萝开心群”,医护人员每周用半天走进社区,服务居民心理健康,帮百姓解开心锁,预防心理疾病。而只要有时间,栗院长都会亲自参与,“这让群众理解我们是真做公益,而不是作秀。”

狠抓医疗服务质量让医患都满意

做公益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说起医院管理改革增效,栗克清如数家珍:1999年7月起任副院长,2009年11月起至今任院长,15年的医院管理改革让河北六院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职工整体素质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显著变化,诊疗环境更舒适,就诊流程更方便顺畅。1999年,门诊量为1.45万人次,2014年已达6.97万人次。

作为精神专科医院的管理者,栗克清大胆探索,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手将河北省第六医院打造成华北地区专业科室设置最齐全的精神专科医院。

医院的竞争关键是人才,医院围绕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三名”目标,实施科教强院战略,提高专业实力,打造了一批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栗克清院长自己还担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常委,组建了河北省保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和河北省心理保健中心等,近年来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

对公立医院而言,提高医疗质量是最核心的。河北六院通过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让患者和家属越来越满意。“目前在医院,如三天诊断不明确,就要进行科室会诊,一周治疗效果不明显,就要组织院里专家会诊。每月对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掌握患者服药和疾病控制情况。”在栗克清看来,提高患者复诊率对防止病情反复很关键,一些科室开始时复诊率只有20%,经过半年努力,复诊率达到80%,患者的情况越来越好,医生也有成就感。

栗克清坦言,医院管理者要协调各方,一个都不能落下。拿药剂科来说,他提出让药剂科下临床、走出去、找差距、不断提高;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医疗护理很重要,医院专门给值夜班的护士安排休息椅,让医护人员有幸福感,才能做好工作,服务好患者。

虽是院长,但栗克清常会琢磨一些“小事”,连医院候诊区摆的椅子他都要“管”。“患者本就焦躁不安,候诊时坐着冰凉的连排座椅不利于安抚情绪,因此医院配了软沙发,让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舒服,目前看来效果很好。”栗克清笑着说。

医疗资源供不应求,坚持做回访的医生不多,但及时控制病情才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说到底,还是做公益,一个电话就可能救一个想自杀的抑郁症患者的生命。

有个词叫“三观”,河北六院也在倡导三观:幸福观、荣辱观、得失观,即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最大的幸福观,以病人满意为荣、以病人不满为耻的荣辱观,失去病人的信任是最大损失的得失观。

医生有了这三观,医患关系不好都难啊!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