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人到中年 的幸福感言

2014-12-04 23:59:31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听一位朋友诉说婚姻家庭、育儿养老的问题,不觉间,也有了自己的感受。一个45~55岁的女人,或者60岁的女人,这个年龄遇到的也就是这些事了。婚姻的变数,工作的压力,养老的负担,更年期与青春期的撞击。

  值得庆幸的是,走过人生2/3路程的人,无论男人或是女人,都不可能一无是处,都有可圈可点的内容,这就够了。

  婚姻再变

  也有幸福可回

  我对自己说,无论婚姻怎么变,你都有幸福回忆的往事,那不是火花闪烁的一瞬,而是实实在在的经历。

  到了花甲年龄,更看重的是相濡以沫,慢慢变老。即便是老了,老到很老了,大小便不能自理了,需要由专人24小时护理了,隔床相望,我们还会因为谁少用了一块纸尿垫给孩子邀功,还会因为谁多吃了一根香蕉给孩子告状,还会因为谈起年轻时老爸的不忠而伤心落泪。

  那时,我的孩子,你们会多偏向妈妈一些吗?会多给妈妈一朵小红花吗?

  压力再大

  也有办法应对

  工作压力再大,看你如何应对。你不必成为精英,你也不用成为什么学科带头人。如尽力尽责小有成就,就该表扬一下自己。尽管学无止境是一种进取的生活态度,量力而行不更是一种身心的和谐状态?

  过重的心理压力必将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损害自身的健康。45~60岁年龄的妇女处在多事之秋(更年期)的漩涡中。在这一阶段修身养性是重中之重。一位名人说过: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养老负担

  不是只你一个

  养老的负担再重,几乎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在我年轻的时候,没听说我的长辈的父亲母亲有这样的疾病。但当我“知天命”时,“老年性痴呆”这个名词却不再陌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8楼病房的电梯门口,有一宣传科普知识的“易拉宝”。上面写了“老年性痴呆”的易发因素,常见表现,护理要点,唯独没有写治疗。这是一个至今无法治愈的疾病。

  而我的母亲,现在就是这样一位老年性痴呆患者。

  作为独生子女,照顾母亲的大事小事,鸡毛蒜皮的事都需我一人拍板,但目前经济上尚能负担得起,不至于捉襟见肘;母亲生活虽不能自理,没有瘫痪在床;虽然已经失智,但还能叫出我的乳名,还能时常提防有人偷她的卫生纸。

  这些就知足了。

  更青期碰撞

  学会顺势而为

  至于更年期与青春期的撞击,遭遇了也是一种福气。母子关系是需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互相放手,互相欣赏,互相肯定既是原则也是境界。

  儿时,孩子需要妈妈照顾呵护,你就应该是一个好妈妈;青春期,孩子需要一个可以随时倾诉谈心的朋友,你就应该是一个好朋友;成年后,孩子需要一个快乐、自娱自乐不添麻烦的老妈,你就应该是那个老妈;再后来,孩子需要一个经济上不给他添负担,能乖乖听话,身体健康的老小孩,你就应该是那个乖小孩。当然,孩子还希望你是一个精致的皮钱夹子,或者是一个不大的保险柜,或者偶尔兼职家政业务。我一直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

  我感恩我得到的一切。

  希望你们也是。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