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肠道最怕“忍一忍”

2014-04-17 02:44:19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活动背景:人民日报社离退休干部局与健康时报社联合主办了“肠道好、寿命长”的健康讲座,北京东直门医院肛肠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赵宝明教授主讲。
  讲座一开始,赵宝明就告诉健康时报读者,肠道健康从根本上就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到病因,然后在日常的健康管理中找到适合自己疾病的控制方法。
  突发事件与生活规律 赵宝明讲了一个病例,一位中年女士的丈夫突然患了急症,她在医院陪床一周,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丈夫的病有没有好转,什么时候才能出院。结果第二周丈夫转危为安,顺利出院,这位女士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一周没有排便。大夫解释,突然受到精神打击、生活规律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导致便秘的诱因。
  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当事人意识不到,如果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还要自己去摸索,只会耽误了就医的最佳时机,这是得不偿失的。像这位中年女士的便秘,就是跟精神紧张有很大关系,所以在肛肠科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看精神心理科,正视问题,接受心理咨询,适当服用抗抑郁焦虑的药物,才能彻底消除病根。
  人到中年,可以每天坚持做几遍肠道操,仰卧位,以腹部为中心,用自己的手掌,适当加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约10分钟。可促进消化道的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经常做广播体操、缩肛训练、气功、太极拳等。
  定时饮水与按时排便 在一些心灵鸡汤里,哲学家经常倡导人们在遇到冲突的时候要懂得忍让。处事态度是可以忍的,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忍一忍就会出问题。
  赵宝明讲,就拿喝水来讲,很多老人意识不到与肠道健康有关。有些老人一起床就忙个不停,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就出去买菜,回来又匆匆做饭。等喝到嗓子眼冒烟的时候,已经是渴得不行了,端起杯子豪饮,喝了一肚子水,难受一下午。其次,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晨起和早饭后是排便的好时机,不要匆忙去做家务。只要坚持养成定时排便,即可逐渐建立起排便反射的条件反射,习惯后则能按时排便。
  集中精力排便也很重要,不要在卫生间里看书报、听广播、抽香烟等,消除一切分散诱发便意及延长排便时间的不良习惯。老年人宜用坐式便器,以防排便时久蹲及用力排便而致虚脱。
  痔疮与肠癌的出血不一样 赵宝明介绍,很多老人有痔疮,特别恐惧肠癌,其实二者出血有区别。每天观察大便,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早发现作用。
  痔出血有纸上带血、大便团附着血、滴血和喷射状出血等不同程度出血方式。随着痔核回缩到肛门内出血自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出血。在糜烂的黏膜愈合后,有时不需要治疗也可以愈合,这样出血就会停止。再就是痔出血与饮食习惯,季节性均有关系。
  痔疮发生出血特点:颜色鲜红,出血量可大可小,在排便时才发生,有间断性无需治疗也可停止出血等。
  癌性出血颜色很深,以暗红色为主。出血量一般不大,伴有一定黏稠的冻状物。呈持续性并在数月内逐渐加重,且用任何止血药均无效。
  遇到这样的情况,医生一般会首先判断是否有肿瘤的特征,比如排便次数,大便的性状,出血发生的时间长短,年龄因素,家庭情况等。一旦有疑问做一次肠镜检查就什么都清楚了。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