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鲜美,营养丰富,可惜不是咱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不过,完全不必艳羡,其实,河蚌是鲍鱼的最好代替品。
河蚌和鲍鱼的营养价值较为接近,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从矿物质的含量来看,虽然鲍鱼铁和钙的含量极其丰富(分别为266毫克/百克、22.6毫克/百克),但河蚌也绝不逊色,而且河蚌的含锌量甚至还高于鲍鱼。
但是,鲍鱼的鲜美离不开钠的功劳,每一百克鲍鱼中就含有2000多微克的钠,相比之下,河蚌的钠含量只有17微克,虽然鲜美味稍逊一筹,但更加健康。
初春,是吃河蚌的好时节。因为此时的河水比较冷,水中的水蛭还不活跃,可以说此时是河蚌最干净、肉质最肥厚的时候,且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难怪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
新鲜的河蚌,蚌壳盖是紧密关闭,用手不易掰开,闻之无异臭的腥味,用刀打开蚌壳,内部颜色光亮,肉呈白色。如蚌壳关闭不紧,用手一掰就开,有一股腥臭味,肉色灰暗,则是死河蚌,细菌最易繁殖,肉质容易分解产生腐败物,这种河蚌不能食用。
河蚌比较适合烧、烹、炖,比如河蚌豆腐汤、姜汁蚌肉汤、河蚌炒蒜苗等,那鲜美的味道让人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不过,做菜要讲究色、香、味,所以在烹调前,告诉大家一个剖取蚌肉的小窍门。先用一手握紧河蚌,蚌口朝上,再用另一只手持小刀由河蚌的出水口处,紧贴一侧的肉壳壁刺入体内1/3,用力刮断河蚌的吸壳肌,然后抽出小刀,再用同样方法刮断另一端的吸壳肌。打开蚌壳,蚌肉即可完整无损的取出来。
提醒大家,蚌肉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其中黑黑的泥肠不宜食用。另外,蚌肉性寒,脾胃虚寒、腹泻便溏的人最好不要贪鲜,少吃或不吃为妙。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