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池莉:爱本身就是教育

2013-08-05 15:33:51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著名作家池莉以自己的教育方式将女儿教入世界一流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该校培养出了克林顿、布莱尔、安南、曼德拉、索罗斯及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她总结道:最有效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爱本身就是教育。

  人生根本没有一条整齐划一的起跑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时时刻刻,只有营造一种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她的强大:

  超出你的想象

  女儿亦池上幼儿园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了两点古怪:一是几个表现挺好的孩子,名字下面经常空白,总是得不到小红花。这些孩子在家长接送的时刻面红耳赤,羞惭地拽自己父母的手,要他们快快离开,不让他们看光荣榜;二是亦池每天放学回家,进门就直奔卫生间,有时候简直迫不及待。在我的追问之下,亦池才说那些得不到小红花的孩子,是憋不住大便“出丑”了。

  闻此“纪律”,我大吃一惊,当时就愤怒了。我说:这是幼儿园吗?简直太不人道了!

  我的小亦池,却比我冷静多了。她要我别这么急,她讲她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她完全可以对付,因为她的“办法”就是:不吃。在幼儿园三餐她都只象征性地吃一点点,回家以后的晚餐才吃饱一顿。“所以,”她说,“大便就可以不在班级臭臭了。”我愕然。

  我心里五味翻滚,又忧又喜。忧的是这孩子怎么如此逆来顺受呢?过于逆来顺受是否会导致她失去个人竞争意识?当然,这是做娘的复杂心思而已了。倒是眼前喜的成分更多,我喜的是这孩子小小年纪,面对如此不合理的苛刻纪律,居然有如此强的应对能力和包容心态,或许这是更加强大的个人力量呢。遇事不慌,善于变通,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都难以做到的,三岁的小亦池够可以的了!

  她的弱点:

  需要你的溺爱

  我以为太过随意的滥爱,会损害孩子正常的心智发育。因此,怎么溺爱孩子,是我一直都最放不下的心思,也是我最小心翼翼的行为。

  小亦池是那么敏感和惧怕他人的强势和蛮横。有一次,她纠缠着我不停地和她玩“翻叉”,由于我实在有事情忙,就不耐烦地横了她一眼。立刻,她既不吭声也不哭闹,怏怏离开,钻进她自己的被窝久久不见露面。直到我害怕她憋死,主动过去揭开被窝,小亦池两眼直直傻傻地盯着天花板。我轻轻向她道了歉,她的泪水才哗哗流淌出来。

  对于小亦池的性格弱点,我必须溺爱。我的溺爱不是给钱,不是给零食小吃,就是任何时候都维护她、信任她,尽可能为她营造更多的快乐轻松气氛。在这一点上,我不管什么理智不理智。只要谁给我孩子脸色看,谁压抑她,我就要设法排除,哪怕得罪人或者威胁人,我都会做的。亦池初上小学,我就找她们的小学校长谈过,我告诉她,如果她再在学校大会上不指名地讽刺我孩子是因为妈妈有名才得以进校的,我会找报社,会找教委,会找教育局。

  我必须溺爱我孩子虚弱的地方,我必须以溺爱增强我孩子的软肋。我可以尝试促进她的心理素质更加强健和强大,慢慢变得不那么胆怯害怕和窝心难受,慢慢往人群当中去——不管他们怎么讽刺打击你。

  她的坚持:

  需要你的鼓励

  高一的秋天,在亦池的期末考试结束,班级排名出来之后,一个石破惊天的想法出现了!亦池对我说,:“妈妈我想出国!”我还没回过神来,亦池神色坚定地重申:“妈妈我要出国!”

  这么一个小女孩子,独自出国念书,那怎么可以?!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

  因此,第一次,我并没有太当真,我想冷处理看看,看亦池自己是否激动一下子又过去了。可是没有。一段时间过去,亦池居然自己已经更进一步了,她就那样开玩笑似的告诉我:“妈妈,我在网上找国外的学校啊。”

  我还怎么可以拒绝孩子出国念书的要求呢?我只能鼓励她了,我说:“好吧,世界上的好东西就是属于全人类的,你自己去争取吧。”

  2004年那个寒冷得树枝都冻成冰棱的冬季里,我们选定了英国和谐中学(英文缩写为C.C)。她是直接写给校长莫里斯先生的。往返几次邮件后,2004年12月20日,莫里斯校长通知亦池被录取了!亦池就这样,不是很顺利地,却又顺利考上了英国C.C中学。

  亦池经历了一场更为复杂艰辛的社会较量,心理承受能力接受了一次大起大落的锤炼。

  摘自《立》,池莉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图片由池莉本人提供。

  池莉对女儿教育的心得:

  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懂得敬重生命是世间最大的物事,懂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实就包括敬重生命。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

  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和树立的一种标准和理想,同时还需要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慢慢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

  你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么对待你;你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面对我已经硕士毕业的大姑娘亦池,这句话,就是妈妈最贵重的礼物了。

  池莉的育儿经:

  基本原则:

  让孩子感觉快乐

  一、让孩子尽情地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一个人最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就是与人的相处。与人相处的能力包括鉴别他人的慧眼是人生一辈子的功课。这门功能如果成绩优异,那么她的生命就会拥有更多的自如和快乐。

  二、跟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欢喜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一个小孩子对大自然的印象和情感是智慧种子发芽的沃土。智慧的重要远远超过课本知识。拥有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

  三、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我是要给她一个坐拥书城的家庭环境和充满书香的家庭空气。

  这三条做法是我孩子的基础教育原则,都是首先来自于孩子天然的兴趣,都是首先让孩子感觉得到快乐。

  孩子胆小:

  大人改脾气

  亦池胆小、怕人、隐忍,那么畏惧大人和蛮横者。孩子需要拥有胆量和自信。要求自己尽力改变急躁脾气。

  我深知孩子对于父母,总归是小孩对大人,弱者对强者,即便再亲密也有几分惧怕,因此我对孩子采取的姿态是爱加上尊重。重要的是尊重,我从来没有动过她一个指头,从来没有对她粗暴无理大喊大叫呼来喝去,我要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驱散孩子内心天生对强大势力的惧怕。

  快乐学习:

  要有热情

  其实领引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是更累的事情,是更艰巨的事情,是连自己都要重新学习。

  孩子缺乏热情让我非常警惕,不热情就不会获得全身心的快乐,没有全身心的快乐就找不到感觉,找不到感觉就会影响学习,保持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自《来吧孩子》,池莉著,作家出版社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