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首届中国营养传播大会上,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披露了中国第五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2010~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超重率达32.4%,肥胖率达到13.2%,药物减肥由此吸引了一大批拥趸者。近日,北京的余某服用泰国的减肥药雁禧,4天竟然减了19斤,然而,却出现了肝腹水和肝损伤等严重副作用,差点送命,减肥药市场混乱可见一斑。
产品杂乱:
碧生源:每包茶成本4分钱 旗下减肥茶、常润茶中决明子、番泻叶是主要成分,每包茶实际成本只有4分钱。2009年,碧生源曾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进行测试,依靠腹泻达到减肥目的,可能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绿瘦商城:每天腹泻3到4次正常 国内最大的B2C瘦身产品网购平台“绿瘦商城”只在公司官网上下订单销售,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在绿瘦商城网上购物前,客服人员会咨询个人的身高、体重等基本情况,并承诺服用某款产品几个疗程会瘦多少斤。但当记者索要购物发票时,对方表示公司只能提供一个盖有公章的出货单,没有发票。主打减肥药“玉人胶囊”通过快递送到之后,瘦身顾问会不断跟踪询问服用后的效果,并告诉记者:“多喝点水,每天腹泻3到4次是正常的。”玉人胶囊的主要成分是决明子、薏苡仁、泽泻、茯苓、荷叶、葛根,多为普通的泻药。每粒玉人胶囊为0.35g,每天服用量为6粒。每天仅2g左右的普通中药,能够达到其所说的减肥效果,实在令人诧异。
太极集团的曲美:西布曲明伤害心脏 曲美正是西布曲明制剂,2000年上市后最高时年销售额达4亿元以上。但我国国家药监局(FDA)在2009年2月发布公告,认为西布曲明有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合法”的奥利司他 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 目前经批准用于减肥的药品只有奥利司他一种,国内共有7个企业能够生产,但也并非完全安全。
2011年3月7日,国家药监局针对其发布了不良反应警示,提示奥利司他可能引起严重的肝损害。
汤臣倍健的左旋肉碱 不减肥 今年2月,汤臣倍健的左旋肉碱产品被指只是普通食品,却长期作为保健食品,宣传其具有“减肥瘦身、消除脂肪肝”等功效。
事件曝光之后,汤臣倍健随即撤下了所有在售的左旋肉碱产品。
专家释疑:
和睦家医院药剂科主任冀连梅:实现减肥功能的药物主要有三个大类,一类是抑制吸收,一类是控制神经抑制食欲,另一类则是泻药。此外,还有少数药品能够减肥,但临床应用范围很有限。
抑制食欲类的减肥药物一般作用于中枢神经,曾被使用过的中枢减肥药包括安非拉酮、苯丁胺、右芬氟拉明、西布曲明等,都能使中枢神经兴奋,食欲减退。
另一类广泛使用的是泻药,如酚酞片,还有决明子、大黄等中药,本质上也属于泻药。
2004年7月《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上刊文显示,经过对221例便秘患者电子肠镜检查,发现21例长期服用泻药通便的患者中,有9例患有结肠黑病变。而对照组中此病的发病率不到0.25%。有学者认为连续服用八周以上就有可能发生结肠黑病变。
监管混乱:
国家药监总局批准的有减肥功能的保健食品共计323个有效批文。
但绝大部分没有获批为保健食品的产品,为了抢到一块蛋糕,则不断通过虚假宣传的方法,将自己包装成有减肥功效的食品。
2010~2011年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对含有西布曲明、酚酞以及奥司利他成分的各类减肥药提出风险提示,严政颁布以来将近三年,减肥药监管方面却依旧遭遇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尴尬。
有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药品电商新渠道的兴起,为数众多、布局分散的减肥药“作坊”开始转移阵地,而这方面国家的监管几乎是空白,可见,减肥药监管在实际执行上缺乏力度,亟待寻得新办法。
业内声音: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像西布曲明、酚酞这些被禁的成分现在还有厂家在用,且添加的范围还不仅限于减肥药,背后都是奸商为了暴利所为。国家有关部门介入监管确实也存在一定难度。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国内减肥药副作用较多,而对不良作用最终检测效果并不佳。
虽然多种药物成分已经被明令禁止,但是减肥药产品安全性较差等问题依然非常严重,部分厂商通过篡改药物成分、模糊概念、降低违禁元素含量、虚假宣传等手段,依然能增加减肥产品的销售。我国针对减肥药产品未有严格、明细的法律条文。只有加强对电商、电视购物、直销等的监管,确立严格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方能扫除乱象。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