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撒尿牛丸,很多朋友都不陌生,这种丸子以牛肉泥为主料,因丸中带汤,吃时一咬汤汁四溅,因此形象地比喻为撒尿牛丸。
撒尿牛丸原本是街边卖的传统小吃,鲜美有弹性,颇受大家欢迎,因此很多厂商就瞅准了这个商机,将其做成像鱼丸、虾丸、蟹棒之类的速冻食品,在超市和市场售卖。但近日,央视记者将北京家乐福超市出售的撒尿牛丸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根本检测不出牛源性,里面没有牛肉,只有猪肉!
撒尿牛丸里竟然没有牛肉?这是真的吗?为此我专门去超市勘察了一番。超市中的撒尿牛丸有袋装产品和散装两种,就拿袋装的“安井牌”撒尿牛丸来说,其配料为:猪肉、鸡肉、淀粉、牛肉、食品添加剂。按照我国食品包装相关规定,产品标签的标注应按照用料量的顺序由多到少进行标注,很显然,这款撒尿牛丸最主要的配料为猪肉、鸡肉及淀粉,最后才是牛肉,也就是说,通过标签来看,其中的牛肉含量很低。
而散装的撒尿牛丸保存在冰柜中,从超市的物价标码牌上只能看到“散装撒尿牛丸”及“零售价”等字眼,并无品牌标识,更无食品标签。散装的价格比袋装的便宜,很难保证它是用牛肉做的,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牛肉成分。
正宗的撒尿牛丸一般是手工制作,把牛肉泥、虾爬子搅拌在一起,再把虾汁熬成冻,包入牛肉中煮熟而成。大规模加工生产后,按照国家标准,里面可以按比例掺入一些猪肉、羊肉以增加口感,但超市的撒尿牛丸中的牛肉成分很少甚至没有,平时爱吃的朋友以后要注意。
此外,很多市售的撒尿牛丸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油脂,吃太多容易引起热量过剩。另外,其本身油脂和盐等含量高,有些包装产品的说明书上还建议消费者可以炸、烤后食用,这样一来,油脂含量就更高了。不管是手工制作的传统小吃,还是速冻食品,建议大家把它当作浅尝辄止的小吃,不可常吃。
链接
鱼丸不一定是鱼肉 鱼丸很多都是用鱼糜做的。鱼糜是一种新型的水产品调理食品原料,是把鱼肉加工成鱼泥,再添加食盐和添加剂制成。鱼糜营养不能跟新鲜鱼肉相提并论,品质也不敢保证。
据2012-12-1《健康时报》04版《鱼丸不一定是鱼肉》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