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年轻人学学柳传志

2013-06-03 07:00:13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编者按:去年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满怀信心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近日,CCTV2《对话》栏目采访了我国年近68岁的企业界教父级人物——柳传志,跟年轻时相比,他多了平和和淡然,在节目中情不自禁地传达出自己所憧憬的“中国梦”。本期我们推荐他的传记。

  父亲的影响——

  信誉至上

  1985年,柳传志作为IBM电脑的代理商,坐在会议室的最后一排,身上穿着父亲柳谷书那套灰色的旧西装。父亲曾对我说过:“不论贫富或者职位高低,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是知识,二是信誉。”

  父亲的守信影响着柳传志“信誉至上”观念的形成。父亲极重信誉,像不迟到这件事情,真的就是他做得最好。什么时候请人吃饭办事情,从来守时守点,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做到。

  受父亲的影响,柳传志也成了出了名的守信人。

  2007年,柳传志被温州商界邀请去参加“交流”。当柳传志乘飞机赶去时,正遇上暴雨侵袭温州。于是,柳传志被迫停留在上海,而到温州的飞机最早也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了。柳传志担心飞机再延误就会无法准时参会,最后他坐汽车连夜赶路,准时赶到了温州。当他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时,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一个人讲诚信和负责任到底有几分先天带来,几分后天带来,确实说不清楚,但是诚信、责任和一个人、一个企业志向、利益有直接关系,一个人有远大志向,一个企业做百年老店的利益,他一定会特别珍惜自己的牌子,不让它蒙一点灰,特别强调诚信的作用。

  别把长跑当成短跑

  柳传志认为一些企业家的失败,就在于他们把长跑当成了短跑:企业成长犹如跑步,倘若一万米有25圈,有的企业家前5圈拼命发力领跑,力气用完,5圈之后便退下来。

  如果把长跑当成短跑来跑,就会造成体力分配不均,从而导致最后的失败。做企业也是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制定一个高远的目标,然后再分阶段来实现它。柳传志在经营企业时就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来做事。

  管理中制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分成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许多子目标,然后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把这些目标实现。比如,柳传志在研发上,向核心技术挺进,把面拓宽,技术砸实,一层一层往上去垒,而不是立杆子,立得挺高,风一吹,杆子就倒了。我们已经吃过亏了,在做激光打印机的时候,针对HP某个型号做,刚做完,HP新型号又推出来了,立刻被砸在这儿了。如果你有很强的R&D前瞻能力,情况就会好得多。

  柳传志的“长跑经验”对现在的年轻人和大学生创业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柳传志曾这样说:大部分人智商和情商都很高,我觉得他们的主要考验就是,不要把长跑当成短跑来跑,要一步步地做事,心态要放平。

  很多年轻人把长跑当成短跑,很容易造成目光不够长远。另外,我还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我年轻时为了创业,透支了很多体力,现在落下好多毛病,回头想想也许还有另一种做法。

  鸵鸟理论

  柳传志的鸵鸟理论在他一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所谓鸵鸟理论是时时提醒自己应有自知之明,提醒自己学着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两只鸡一样大的时候,人家肯定觉得你比他小;当你是只火鸡,人家是只小鸡,你觉得自己大得不行了吧,小鸡会觉得咱俩一样大;只有当你是只鸵鸟时,小鸡才会承认你大。

  柳传志曾在联想2000年誓师大会上特别强调:尽管你们已经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但是在交出大旗的时候,还是想千叮咛万嘱咐。所有的叮嘱最后熔成三个字:要谦虚!

  在他的队伍中涌进一批又一批更年轻的同志,容易为取得些许的进步而轻狂,容易和不如他们的同事相比而沾沾自喜。不注意时时事事提醒和教育,就会互相感染,造成内部和周围的空气干燥,恶化了生存环境;长期盲目自大也容易导致战略制定的错误,就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制定战略目标时,柳传志也曾好高骛远,比如2001年,联想制定了销售100亿美元的目标,事后柳传志坦言:那个时候我们有些过分乐观,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为了向100亿美元进军,定了很高的标准,于是企业进行多元化,面铺得比较宽。这三年做下来以后,领导资源这方面明显不足。由于以前主做一个领域,现在铺开以后,精力上照顾不过来。

  因此,保持清醒对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是至关重要的。

  成功需要妥协

  有媒体记者曾这样评价柳传志,“联想发展到今天,忍耐了很多很多常人无法忍耐的东西,为他人背过的黑锅历历可数。但柳传志却全做到了,保全企业的发展和自己。”

  在联想创业之初有很多的外部环境因素限制着企业的发展,每当遇到这类情况,柳传志总能够用妥协的方式来面对它,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联想。柳传志曾说过“联想从1984年成立到90年代初期,我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精力用来研究环境、学习环境,让企业活下来。”

  大环境好,我们就大发展,大环境不行,我们就努力改造我们的小环境。这样再不行,我就忍着了,千万不要做过分的事情,否则就会出问题。

  归根结底是要牢记大目标,把企业办起来,到达目标的途径可以有不同。我的妥协总体还是成功的。多数的企业家最后垮掉是不适应大形势,环境变了不适应环境变化,比如汇率变了,或者行业变了……再是竞争对手,比如大的国外竞争者进入。

  实际上妥协也好,进攻也好,目的一定要清楚。妥协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性清楚了,我相信就会把握好这个度,就能尽量做到刚柔并济。

  摘自《柳传志如是说》曾昭华著,中国经济出版社,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关阅读

  柳传志励志语录

  ■恶劣的环境下,搭建一个温室,让幼苗无所顾忌地成长。成长过程中,适合我的留下,不适合的扔掉。

  ■看油画的时候,退到更远的距离,才能看明白。离得很近,黑和白是什么意思都分不清。退得远点,就能明白黑是为了衬托白,再远点,才能知道整幅画的意思。打这个比喻是为了时时提醒我们牢记目标,不至于做着做着就做糊涂了。

  ■任正非在研发的探索上一直都是独树一帜,坚决从困境中向顶峰攀登。我做研发,都是先把积累做好,水到渠成往前走。这个做法相对任正非要缓慢一些,但是我觉得这适合我。像爬珠穆朗玛峰一样,南坡达到顶峰更快一些,但是北坡比较平滑。任正非敢走南坡,这本身就使我对他充满敬重。

  ■大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是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

  ■治理一家企业是一个系统设计。这里面有方方面面要考虑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如果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就单兵突进,这个问题看似解决了,其他方面全乱了。

  ■我不会用言语去回应质疑,我只用具体的业绩赢取信任。

  ■我会带着历史的比较去看事情。一个挨过饿的人和一个没有挨过饿的人,对一碗红烧肉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

  ■中国企业是有机会走出去的。联想的并购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种探索,是中国资本在使用外国资本、人才为我服务的尝试。

  ■我作为联想的创始人,应该讲联想就是我的命。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应该也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我不可能在失败的时候退下来,一定是走到胜利的轨道以后我才下来。

  来源大公网

  IC供图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