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肛肠也犯“神经病”

2013-06-03 08:12:00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作者简介:王晏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各种痔疮(尤其是环状痔、嵌顿痔)、肛裂、肛乳头瘤、高位肛瘘、复杂性肛瘘、各种肛周脓肿等肛肠常见病、疑难病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专家门诊),周三、四上午(特需门诊)

  肛肠科有一种“怪”病,有时肛门坠胀、下坠、疼痛,有时频繁有便意、便不净感、虫爬感,有时还累及会阴、腰部、胯部、骶部,甚至下肢。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日久还伴纳差、失眠及精神抑郁。患者非常痛苦,但又看不见,摸不着,查不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总的来说,跟感觉出了问题有关。既然是感觉出问题,那肯定跟神经有关系,所以,这里我姑且叫作肛肠“神经病”。

  这个病并不罕见,从20岁到80岁都可发病,但以40~50岁高发,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上诊断不一,我罗列下大概有近十种诊断。肛窦炎、肛管炎、直肠炎、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前突、肛门坠胀、肛门神经痛、肛门神经官能症等。但依据都很牵强,主要是根据患者描述症状给出的主观判断。有些也去做CT、核磁、肠镜、B超等,但找不到问题所在。如果按照这些诊断治疗,效果也不好。

  由于病因病理和诊断的不明,导致治疗上的不明,甚至进入误区。比如,总是局部用药,灌肠、塞栓、坐浴等,但大部分都没有效果。还有就去做痔疮,切肛乳头,治疗直肠前突,治疗黏膜松弛,这其实是张冠李戴,术后痔疮可能好了,但肛门难受依然存在,而且手术还有加重坠胀的风险。

  那么得了这个病到底该怎么办呢,难道就没法子治了吗?

  严格讲,确实没有很好的方法,像针灸、局部理疗、生物反馈、药物神经阻滞,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不显著。对待这样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就不能采取“头痛医头”的简单方法,而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就具备很大的优势。近10多年来,我接触了大量病例,一直采取中医药治疗。

  从中医角度,过去多认为这个病就是“中气下陷”,气虚升提无力则坠,其实这是“想当然”;中医讲“不通则痛”,那治疗上一味去通行不行呢?也不行。

  这个病其实虚实夹杂,首先是气虚、血虚或阳虚,临床要仔细辨证。其次是湿热下注。最后产生一个结果:“气血瘀滞”。所以临床才坠胀、疼痛等。所以在用药时必须考虑到这三方面,不仅解决肛门局部的问题,也纠正了全身的阴阳失衡,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