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母亲节,疼疼妈

2013-05-09 01:55:3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读者故事

  仿佛昨天自己还是个黄毛丫头,眨眼间我已经35岁,一个月前母亲刚过完60岁大寿,才意识到她老了。最近发现母亲走路也有点蹒跚,整天窝在家里不爱动,连最爱的外孙女也被嫌闹腾。上医院检查又没大毛病,就是常磨叨:一辈子就这么过去喽!我该怎么帮助她呢?

  即使成家当了妈妈,母亲依然会把女儿当不懂事的孩子来疼爱。这个母亲节,是否发现她鬓角染了白霜?学着疼爱她吧。

  给她一份安全感

  有的妈妈会故意装成生病换取女儿的探望。其实,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年轻时女性会向伴侣索要安全感,但进入老年,妈妈还会从孩子身上获得这种感觉,甚至会对女儿过度依赖——大事小事都征求孩子的意见。

  作为爱女,我们不能表现出推诿、埋怨等情绪,而是要担负起“家长”的角色。减轻不安全感,直接的方法是给颗定心丸——时常对母亲表表决心。如:向她保证会安排好一切,安慰其不用操心,只需享受“为霞尚满天”的晚年生活。经常听到这样的承诺,能放松她紧张的情绪。不过行动才是最好的良药。抽空常回家看望,定期打电话嘘寒问暖,她遇到的困难,你第一时间帮其解决。而重大的节假日更是应争取与之一起度过。

  遇事对她别强求

  孝敬意为尊敬父母且不忤逆。对老年女性来说,顺从更为重要。但有些人未必真正做得到。

  受到尊敬是老年人的一种心理需求。生活中不乏一些成年却仍任性的女儿,凡事都听不进妈妈的意见,觉得老人观念老朽、落后,只是按照自己的意见办事,甚至斥责或干涉她。如将年老的母亲从农村接到繁华的大都市,认为这会更加方便照料她。却不知与故土故交的分离,新环境的陌生感让她更加孤单和落寞。

  有些事在女儿眼里是件好事,或许母亲们另有顾虑。因此,无论做什么,都要以尊敬尊重母亲为前提,不要忤逆她内心的决定。否则只会给她们内心带来更大的伤害。

  做个贴心小棉袄

  母亲的衰老还表现为,像孩子似的喜怒无常:正说到高兴的事,就会突然想起过往事情,感叹连连;对许多人和事看不惯,爱批评牢骚。

  对于喋喋不休的她,试图讲道理来阻止,或批评、责备,是不对的。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你要做的首先是用心倾听。有时只是倾听就足以让母亲排解掉不良情绪。

  更积极的做法是用“好奇”的心态去倾听母亲的故事,在她叙述的故事中发现有用的细节,再用哄、夸奖、赞叹、转移等方法,帮助疏解对应的情绪。

  倾听之余,交流之中还要特别留意母亲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描述,留心生病的征兆。老人常会隐忍身体的伤痛,作为女儿应仔细观察,在疾病早期采取措施。

  相关阅读:

  女儿给妈妈的话

  亲爱的妈妈,老化是个体生命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您的智慧贤明不会随年龄的老化而消失。安度晚年一定要有健康的心态,不妨坦然接受老年期的到来。

  积极适应转换 当您不再是单位的职工后,别空虚和忧伤,尽快转换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上来。社会和家庭,还需要您发挥余热呢!而培养几种新的兴趣爱好,也能帮您快些缓过劲儿来。

  多与朋友交往 别忘了您的老朋友。他们是您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渠道。另外,不妨再多结识些新朋友,您们间的那些普遍的生活困惑,会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的。

  不要消极逃避 遇到实在不能自解的“心结”和纠葛,感到难以应付时,别害怕,还有我们呢!千万不要自我封闭。消积逃避、自我孤立或其他极端的事情都是不可取的。家人和亲友,都愿意帮助您,回归到快乐的生活。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