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归功于猴子的“猴姜”

2013-04-29 16:11:53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骨碎补,又名“申姜”或“猴姜”。称其为“姜”,是因为其根形如姜,称其为“申姜”或“猴姜”,是因为有这么个传说。

  猴姜者,与猴相关是也。相传古时有一山谷,猴子嬉戏成群。一次,一只小猴单独玩耍,不慎掉入山谷,摔坏腿骨,痛苦不堪。猴子也有爱子心,母猴见状跳入山谷,抱起小猴把它安顿在山洞内,先用舌头舔小猴伤口处,然后跑出洞外采来一把草药,母猴把草药用嘴嚼烂后,敷于小猴伤口处。没几天,小猴伤口痊愈恢复如常。

  此情景,恰好被一位采草药的药农看到了,于是,他便把这种草药带回去,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这种草药确实对治疗骨伤有疗效。由于这种草药的发现,受到猴子启发,于是便命名为“猴姜”。至于“申姜”,因猴的生肖与十二地支“申”相配,故“申姜”又成了“猴姜”的代名词。

  药理分析

  骨碎补在治疗跌打损伤、筋骨折伤、创口出血等方面已被公认是一味良药。此外,骨碎补在临床还被用于内治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服用方法一般干品3~9克,鲜品6~15克,外用鲜品不拘。阴虚及无瘀血者慎服。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