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三个秘笈调情绪

2013-04-25 07:03:19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活动背景:近日,健康时报与北京友谊医院联合举办了“积极心态,幸福人生”健康讲座。

  主讲人:王晓红,北京友谊医院友谊心友心理咨询师

  ■孩子成绩不好与家长情绪不好并没有直接引发关系,这中间还有个介质就是信念。

  ■当不快乐时,首先要想想导致不愉快的想法是否合乎逻辑,再学会将“绝对、肯定、一定”这种字眼,用“可能、也许、不一定”来替换。

  ■我们有时候也要允许自己不完美,可能昨天的错误,正是明天成功的基础。

  生活并不全是甜蜜和光明,总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痛苦和失败。当面对这些挫折与焦虑时,应该如何拨开心头的阴霾,积极应对?

  “在座的有不少人家里孩子正在上学,当孩子考试倒数时,一般有什么反应?”王晓红的开场白勾起了一位女士的回忆。

  “我会很生气,根本无法接受,特别不愿意去开家长会。每次从家长会回来也肯定会对孩子甚至对他爸发顿脾气。”她说。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情绪调控ABC。”王晓红解释。A代表激发事件,如孩子的考试成绩倒数;C代表情绪行为后果,如谩骂、攻击等。

  通常,我们会认为是由于A(孩子成绩不好)引发了C(情绪不好),实际上,成绩不好与情绪不好并不是直接引发的,这中间还有个介质B。B代表信念,是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与评价。家长的愤怒是由于脑海中“成绩不好肯定没出息”这个不合理的信念引发的。

  不快乐,少用“绝对肯定一定”

  不合理信念常用词是“绝对、肯定、一定”。比如,只有学习好将来才有出息;得了癌肯定活不长等。当信念被看成唯一时,就会造成情绪障碍,影响对幸福的体验。

  “面对挫折和焦虑大家是怎么熬过来的?”王晓红话音刚落,一位大爷便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

  “我曾与领导发生过冲突,心里非常痛苦。后来看到一篇批评圣徒式思维的文章,说人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我的思想才开始扭转过来。”

  “这种做法非常好。”王晓红说,“当不快乐时,首先要想想这个信念是否合乎逻辑,再学会用替换词,如‘可能、也许、不一定’等。比如,暂时成绩不好不一定没出息,我可以不那么完美等。这样,压力小了,心态也会平和。”

  很憋屈要懂得宽恕

  “我有个好朋友,找了一个家庭条件较好的男友,觉得他家条件好,不会亏了自己。但结婚时,男方家里却什么东西也没给置办,她的期待落了空。于是,以后生活中,只要两口子吵架,她总是将这件事拿出来说一说。甚至女儿上大学了,一提起这件事,她还恨得咬牙切齿,后来她得病,五十多岁就去世了。”王晓红讲,“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宽恕别人,实际是在帮助自己。过去的我们不能改变,但会影响到现在。”

  另外,内疚自责也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也要允许自己不完美,可能昨天的错误,正是明天成功的基础。原谅自己过去,你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体会现在的生活,不要让自己永远停留在昨天的不愉快。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