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烟草抹黑彭丽媛

2013-04-18 15:00:05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烟悦网中3月29日首页推荐的《彭丽媛赠送坦桑尼亚国礼“娇子”》一文摘取的是成都晚报对彭丽媛赠送非洲友人的国礼蜀绣的一篇报道,而在文中第二段却嫁接了一段宣传娇子牌卷烟的广告,还把蜀绣图和娇子卷烟图放在一起增强广告效果。

  ■烟草业在烟悦网、烟草客等烟草门户网站和论坛上可谓动足脑筋。烟悦网的宣传语是“烟尽福华,悦动我心”,从个人随笔到烟草人生,从品吸文化到每月一期的电子期刊《指唇间》,处处流露小资的情怀,让人无法对网站底部滚动播出的“品牌推荐”视而不见。

  ■烟草业正逐步向包括微博在内的各种新媒体渗透。微电影《一支烟的穿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命运因一盒“七匹狼”香烟而改变,片中对七匹狼烟盒的大特写、男主人公每每激动时亲吻烟盒的动作。虽然打着电影的幌子,实则是赤裸裸的烟草广告。

  ■“如黄鹤楼‘梯杷’系列卷烟,据说已成为某地官场内必备的卷烟。”王帆介绍说,“梯杷”谐音“提拔”,广告语为“提拔在手 勉励在心”,烟包设计更是宛如一顶官帽,“这种官场激励哲学不言而喻,而这样的一条烟市场零售价为1500元一条,还常常有价无市。”

 

  竟然借彭丽媛赠送国礼行为宣传娇子卷烟

  3月25日,彭丽媛随同习近平主席出访坦桑尼亚,在参观当地妇女与发展基金会时,给对方赠送了国礼大熊猫蜀绣。3月29日知名烟草网站“烟悦网”在首页头条刊播《彭丽媛赠送坦桑尼亚国礼“娇子”》,4月1日该网再次发表题为《第一夫人送国礼选“娇子”》的文章,借机对川渝中烟的“娇子”牌卷烟进行植入性广告宣传。

  烟悦网中《彭丽媛赠送坦桑尼亚国礼“娇子”》一文摘取的是成都晚报对彭丽媛赠送非洲友人的国礼蜀绣的一篇报道,而在文中第二段却嫁接了一段宣传娇子牌卷烟的广告:“熊猫不仅是四川成都的代表,也是中国的国宝,在烟草产品中,也有不少使用熊猫作为产品图案的,它是如此憨态可掬,最近大热的‘红天娇’也是采用了双熊猫的图案,寓意心想事成,好事成双。”给读者造成印象,似乎此文章出自成都晚报记者之手。配图中还刻意把彭丽媛赠送蜀绣图和娇子烟盒图放一块,对娇子卷烟进行植入性广告。文章来源显示为川渝中烟,正是娇子卷烟的东家。

  “烟草业基本是无缝不钻,利用公众对第一夫人的关注给自己做广告,这种行为很恶劣!”著名控烟专家、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说,彭丽媛本身还是联合国艾滋病亲善大使,这位美丽、健康、善良的第一夫人形象竟然被烟草业拿来进行宣传,简直是抹黑彭丽媛。

  利用烟草门户网站诱蚀网民

  虽然国家对烟草产品打广告有相关规定,但烟草业也在“与时俱进”,钻国家法律的空子,编织出了更多、更隐晦的营销把戏,尤其是利用新媒体作为营销手段搞出不少新花样。

  近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 “烟草营销中的瞒和骗解析会”,揭示烟草业欺瞒消费者的形形色色营销新伎俩。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18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帆博士说,以上条款中没有涉及媒体,更不包括微博等新媒体,烟草业正是利用这个“大空子”,尤其是借助新媒体快速传播、传播广泛、可复制性强等特点,“开展纷繁复杂的营销方式”。

  记者点开烟草在线的网站,名为“‘6毫克低焦油卷烟大家谈暨最喜爱的低焦卷烟大评选’火热开展”的新闻头条赫然入目,“重点推荐”一栏中“江西中烟召开金圣‘本草香’品类风格特征感官评吸会”的文章配上各位专家,吞云吐雾的品鉴,最终得出金圣香烟“烟气浓馥、丰满自然,细腻飘逸,轻松舒适,劲头适中,满足感好”的结论。

  “烟草在线、中国烟草市场以及烟草专卖总局和各地烟草专卖局等的网站,在推广烟草知识、介绍烟草文化、沟通烟草信息等领域做得很到位,不愧是烟草行业的‘门户网站’。”王帆说。

  除信息发布之外,烟草业还在烟悦网、烟草客等论坛上动足了脑筋。烟悦网的宣传语是“烟尽福华,悦动我心”,网站上从个人随笔到烟草人生,从品吸文化到网站每月一期、配有优美音乐的电子期刊《指唇间》,处处流露小资的情怀和文化格调让人无法对网站底部滚动播出的“品牌推荐”视而不见。

  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烟草视频网站异军突起。相较于传统文字网站的迂回,中烟视界网、烟草视频网等媒体网站传播的烟草品牌和文化更加直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社交媒体诱惑青少年吸烟群体

  “适合双鱼座美女的香烟,非常秀气,宛如水中的双鱼美眉,善良多情,惹人怜爱。”在拥有2万多粉丝的“中南海CLUB”新浪官方微博上,“吸烟是一种态度”这个主题栏目下发布的信息十分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而宣扬“吐纳有度,通仙情怀”的“通仙庄园”官方微博竟拥有5万多名粉丝,所发微博中有大量的名言警句,在教给人们处世豁达、心态平和的语句之下,赫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幅漂亮的烟盒包装。

  “最让人忧虑的还是社交媒体的烟草营销,可以说,烟草业抓住了社交媒体,就抓住了烟草消费的下一代。”王帆介绍说,包括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烟草营销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它们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而且时髦,吸引眼球。烟草业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卷烟是在诱导青少年吸烟,是在和父母争夺下一代的未来。

  比如微电影《一支烟的穿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命运因一盒“七匹狼”而改变,片中对七匹狼烟盒的大特写、男主人公每每激动时亲吻烟盒。虽然打着电影的幌子,实则是赤裸裸的烟草广告。

  王帆呼吁,应当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18条(《广告法》第18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广泛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的条款,严禁在所有媒体、尤其是各种新媒体上进行烟草营销,以防烟草业利用新媒体打广告的“擦边球”。

  穿上文化马甲

  假装内涵

  烟草文化营销的主要表现是赋予烟草本身不具有的内涵,使消费者自以为得到并不存在的文化意境,其一方面从广告策略上下手,另一方面体现在烟包包装上。

  “中国人相信老字号,觉得历史越悠久的品牌产品质量越好,”王帆说,烟草企业抓住了这一点,通过对本品牌烟草悠久历史的强调暗示其产品的优良品质,如黄鹤楼1916烟包上印的黄鹤楼和创办南洋烟草的两兄弟头像,通过人物标识营造出历史悠久、背景丰富的品牌形象。而其广告词“源于东方的思考”更是希望通过文化底蕴俘获消费者。

  “‘源于东方的思考’与黄鹤楼香烟本身的这种关联是非常可笑的,难道不抽烟就不是东方人了?”王帆反驳道。

  除了历史,烟草企业还紧跟时代步伐,尽量迎合流行的价值观。比如泰山“佛光”系列:在包装上印了一段鲁烟志,凸显其“入选国礼,专供国宾政要”等信息,通过文字表现营造出优雅尊贵的品牌形象。王帆说,一方面人们会为了享受尊崇而购买天价烟,另一方面,精致的包装和不菲的价格使其成为高端身份的象征。

  “一般遇到喜事,一包双喜加一包中华,这几乎是‘标配’。”王帆说,这反映了中国人对“讨个彩头”的喜好。因此不少烟草企业在在设计包装时采用大量吉祥元素迎合人们“讨彩头”的心理需求,如白沙“和天下”、贵烟“盛世”等,使得这些卷烟品牌可以用于送礼、喜庆等各种场合,然而卷烟本身与这种塑造的意境其实并无关联,甚至反而玷污了传统文化。

  另外还有一个更加“巧夺心思”,却又几近恶俗的广告策略——卷烟产品的命名。“如黄鹤楼“梯杷”系列香烟,据说已成为某圈子内必备的香烟。”王帆介绍,“梯杷”谐音“提拔”,广告语为“提拔在手勉励在心”,烟包设计更是宛如一顶官帽“这种官场激励哲学不言而喻,而这样的一条香烟市场零售价为1500元一条,还常常有价无市。”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