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蒋雯丽:姥爷教我的“美丽方”

2013-03-14 15:51:24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编者按:蒋雯丽,中国著名女演员,从《牵手》到《刮痧》再到《大宅门》,她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深受观众喜爱。近日,她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姥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面世。序言中,她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写作初衷——“姥爷和我,一个九十岁,一个七八岁,在70年代末,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扶持我长大,我陪他走完人生的路。我想把这种生命传承的爱写出来。”全书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在讲述作者与自己的姥爷感人至深的生活点滴中,呈现了生命在亲情中的传承、在温情中的延续。

  ■和姥爷一起做“八段锦”

  从两岁开始,我就搬到姥爷的大床上,跟姥爷一起睡觉。那张床,也是我跟姥爷的天堂。

  每天晚上,洗漱完毕,躺到床上,我跟姥爷就开始做我们每日一次的床上“八段锦”。“八段锦”是一本自我保健按摩的手册,里面有一套完整的从头按摩到脚心的动作。姥爷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大约半个小时。

  先从按摩脸开始,眼睛、鼻子,然后叩齿、鸣天鼓、转眼球、推腹……直到两只脚对搓,搓到脚底发热,整套动作才算结束。

  姥爷边做边喊着口令:

  “转眼球。向左转,一、二、三、四。向右转,一、二、三、四。叩齿二十次……”

  姥爷偶尔斜眼看看我的动作,发现不对或者偷懒,立马纠正。这样的一整套下来,不说气喘吁吁,也热血沸腾了。现在想想,姥爷能活到九十多岁,除了爱养花、交友,也跟注重自我保健有很大的关系。

  可真是我跟姥爷的快乐时光啊!

  ■姥爷教导多做好事越长越美丽

  在我童年的小院里住着一位小脚张奶奶。

  张奶奶的脚,那真叫三寸金莲,每次看她提水,都为她揪心。

  有一天姥爷把我叫到面前,问我:“小文丽,你想不想越长越美丽?”“想,当然想了,可怎么才能越长越美丽呢?”

  “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就是多帮人做好事,你就会越长越美丽。”“真的吗?”从此张奶奶成了我变“美丽”的目标!

  下了学,放下书包,我就直奔张奶奶家,拎起水桶就跑,把缸里接满水。又开始扫地,先在鸡屎上撒上炉渣灰,小心把鸡屎除掉,再在地上洒点水,不让灰尘扬起来,最后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张奶奶家的窗户,就像是从来都没擦过一样,连阳光都透不进来了。当我用自己的劳动让小屋洒满阳光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热切地盼望着自己早一点儿美丽起来。后来,我还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了。

  现在想想,姥爷是多么智慧。他如果直接让我帮小脚张奶奶提水,我怎么会愿意?小孩子嘛,提个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哪里能坚持太久?现在好了,既帮了需要帮助的人,又培养了我的品德。

  ■陪姥爷住院时,我的生理期来了

  姥爷住院的半年内,医院几乎成了我的家。饭,在医院吃;作业,在医院写。

  一天傍晚,我趴在姥爷的病床上写作业,突然,感觉有一股热乎乎的东西,从我的两腿之间流了出来。

  我吓了一跳,赶紧从床垫下面拿了几张草纸,就往卫生间跑。

  关上门,插上插销,把裤子脱下来一看,是鲜红的血,染红了内裤。

  就这么,在姥爷住院期间,我从一个小女孩蜕变成了一个小姑娘。这一切,让相依为命的祖孙俩,共同经历生命的过程,经历成长与衰老。

  姥爷像一棵大树,为幼苗遮风避雨。现在,幼苗长大了,大树渐渐地倒了下去。

  我们活着,经受着风吹雨打,感受着阳光的温暖、人情的温暖,像植物一样,自生自灭。

  生命在传承中得以延续,生命在传承中得以慰藉。

  摘自《姥爷》蒋雯丽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对话

  追忆姥爷

  是我多年的“心病”

  健康时报记者 宗俊琳

  健康时报:您能谈谈这本书的初衷吗?

  蒋雯丽:我从小跟姥爷一起长大,对姥爷的感情一直在心里。我一直有一个愿望把我们的故事写出来。这是我的一块儿“心病”。

  健康时报:除了怀念姥爷,还有哪些意味在里面?

  蒋雯丽:除了怀念姥爷,我确实惊讶地发现,中国30年的变化太快了。你看我们小时候房檐下接的雨水都可以淘米,现在自来水的污染令人害怕。小时候我们吃的都是有机食物,虽然生活条件差,但姥爷还活到90多岁,很少有人得癌症。现在身边却动不动就有人得癌症走了。现在我们物质丰富了,可人们的心态、幸福指数却在下降,那时候理想主义还没有消失,但现在的年轻人却不谈理想。所以我特别希望这部作品能带给人们一个关注,哪怕只是一个片刻宁静,一种暂时的回归,回到我们曾经的生活。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