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潘小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主任兼神经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专业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颅内动脉狭窄与卒中的诊治;综合躯体疾病伴发情绪障碍;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俗称中风)爱杀“回马枪”,历史上许多叱咤风云的名人都是被它的“反复无常”撂倒的。
列宁曾经4次脑卒中
1922年到1924年,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就4次中风。1922年,列宁第一次中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7个月后他再次中风,这次中风迫使他终止了社会工作;次年3月,中风又一次袭击了他,夺走了他左侧肢体的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1924年1月,列宁经历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中风,这次中风将这位伟人的生命引向终点。同样被反复中风“放倒”的还有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因数次中风,最终不治逝世)以及同样出任过英国首相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因多次中风,最终影响了智力而退出政坛)等。遭遇中风,人人平等,除非做好了防复发的工作。
脑卒中为啥爱杀“回马枪”?这与其病因和形成特点密切相关。缺血性脑卒中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具有全身性和进展性的特点。在卒中的急性期,经过积极的治疗,病情可能得到初步控制,症状或许有所好转甚至消失,但患者身上的危险因素并未消失,原有的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依然存在,不积极控制仍有复发的风险。防卒中复发,急性期一过(一般为卒中后2~4周)就应实施二级预防。
防卒中再发记住3原则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也就是卒中发生后防再发,患者只要记住“抗血小板治疗是关键、控制危险因素是重点、改变生活方式是基础”这三个原则就可以了。
首先,抗血小板治疗是关键。想彻底防范卒中复发风险,就要进行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提示,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应以单药为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都可作为首选。据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可使中风、心梗和血管性死亡发生的危险性下降25%,而服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可在此基础上,使相对危险性再降低8.7%。
其次,控制危险因素是重点。多数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预防卒中复发,要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患者在服药预防的同时,还应该定期去医院复查,调整药物。最好每3个月去医院做血压、血脂、血糖、脑血管超声等相关项目的检查。
最后,改变生活方式是基础。抛开家族遗传因素,卒中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防卒中复发,患者要做到戒烟限酒、低盐低脂、多蔬果。适度运动也不能少,国外研究表明,适度运动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做做快速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都很好。但要注意剧烈的活动反而会增加卒中及复发风险。
链接
不同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面临的复发风险不同。患者可以对照卒中复发风险分层评分工具(见下图),自行预测卒中或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
如果您的风险评估得分等于或高于3分,医生应采取更积极的二级预防治疗策略:有效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更强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75mg(如波立维?誖)治疗。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