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牛黄种类细细辨

2013-01-14 00:57:43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2012年末,国家食药监局通知,处方中含牛黄的急重病症用药,可以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等量替代,但不得使用人工牛黄。这一口气提到多种牛黄,它们在药性上有何区别?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陈天朝为大家详细解读。

  天然牛黄:也就是黄牛或水牛的胆结石,多呈卵形或三角形,直径1~3厘米。中医用于解热、解毒、定惊。

  牛黄作为急救用药由来已久,相传为扁鹊发现并命名,由于资源少,每公斤价格在20万~40万不等。天然牛黄表面金黄至棕黄,有的外部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易分层剥离,断面色较浅,可见紧密细腻的同心层纹。气清香,味苦后甜,有时显清凉感。

  人工培植牛黄:利用活体牛,以外科手术的方法在牛的胆囊内插入致黄因子,使之生成牛黄。

  人工培植牛黄是在与天然牛黄相同的生态环境下形成,由于生产厂家多,规模小,经测定其理化特性、性味、色泽、药效成分含量等与天然牛黄无明显差异时,才能替代天然牛黄,如胆红素35%以上为其中一个指标。这种牛黄几乎不能规模化生产,市场上很少有销售,价格同天然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以牛新鲜胆汁、胆红素、胆酸等为原料,模拟牛胆结石的生成原理而制成。现已经实现规模生产,外观鉴别上可参考天然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的药效和品质已得到国家药典委员会证实,认为其完全可与天然牛黄等同使用。目前已经允许在38种急救用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等中替代天然牛黄。但国内能够生产的企业较少,市场占有率极低。

  人工牛黄: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配制。多数成粉状,也有不规则球块,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苦,入口无清凉感。

  人工牛黄产量大,市场占有率较高,部分临床疗效与天然品大体相似。但由于其成分与天然的差异很大,如胆红素只有0.7%,天然的达到70%以上,故不能替代天然牛黄使用,尤其在心脑血管系统用药方面。

  陈天朝提醒,这几种牛黄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上有相似性,但也存在很大差异,通常认为,对于一般治疗性药物用人工牛黄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对于临床重症急救性药物还是应以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为佳。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