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看眼病就怕拖

2013-01-10 16:19:11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受访专家

  魏文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首席专家,国内知名的中青年眼底病专家

  擅长治疗:眼底病;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眼内肿瘤等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特需)、周四上午(会诊)

  门诊见闻

  “您这‘网脱’应该时间不短了吧?”魏文斌主任一边给一位男性患者做检查,一边问。

  “嗯,应该快两三个月了,一开始就感觉有黑影在动,没当回事,后来去医院检查,说可能是视网膜有问题。”说话的患者看上去40岁左右,穿戴也很不错。

  “那你怎么不早点治啊?‘视网膜脱落’要赶紧治才行,一个月内治,视力还能恢复较好,过了一个月,效果就会差很多。”魏文斌主任的语气明显有些着急。

  “魏大夫,我也想啊,可我是做生意的,工作一忙就顾不上了,也没想到这病能发展这么快呀。您说,我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患者听完,也显得有些沮丧。

  “简单来说,‘网脱’就是视网膜上的两个层发生分离了,脱离的部分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就会出现一些黑影、闪光或者飞点什么的。”魏文斌主任耐心解释。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这病还有得治吗?”

  “现在只能试一下了,也不是说完全恢复不了,一般来说,超过一个月的‘网脱’患者做完手术后,有1/3的人的视力能恢复0.2~0.3吧。”魏文斌主任看患者有些急,就从专业的角度给了他一些鼓励。同时还开了一些检查单,让助手安排尽早手术。

  随后,魏文斌主任顺便做了下科普:像葡萄膜炎,眼底肿瘤、高度近视等疾病,都可能会引起视网膜脱落,最大的问题是,好多人治疗都不够及时。一般来说,“网脱”后最好在七天内治疗,效果最好,最迟也不要超过一个月。

  骨折了,接上就好;太胖了,减肥就行;高血压,控制好也没大问题;但是,视力一旦受到损伤,要想恢复可就太难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魏文斌提醒,眼睛有问题,要尽早找医生检查,别给自己后悔的机会,也别给医生留下遗憾。

  网脱术后注意三项

  门诊现场:一位刚做过视网膜脱落手术的患者来复查,问魏大夫,眼里的硅油什么时候取?回家后还有什么注意事项?

  魏文斌:“网脱”一般有两种手术方式,一是巩膜外扣带术,另一个是玻璃体切割术,后者一般会在术中填充硅油,利用硅油的浮力把视网膜“顶住”。一般硅油应在术后3~6个月取出。除了要及时取硅油,“网脱”术后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搬重物、做剧烈运动;二是不要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以防大便时过于用力,导致再次脱落。同时,还可以吃一些营养神经的药,如维生素B1。

  另外,高度近视是网脱的一个重要诱因,一旦眼前出现飘动的黑影、闪光等,要赶快就医。

  三类慢病易引眼疾

  门诊现场:一位70岁的男患者说,自己9月初左眼突然看不见了。经了解,这位患者已患糖尿病十年,眼底一直不好。

  魏文斌:经诊断,这位患者的左眼视神经已经萎缩了,这可能是血糖过高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就像我们老了,头发变白,无法逆转。另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友”常见并发症,建议“糖友”每年都要来看看眼科大夫,及早治疗。

  除了糖尿病,心脏疾病和类风湿也易诱发眼底疾病。房颤等会造成血栓,引起血管堵塞,从而诱发眼底疾病。类风湿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角膜和结膜干燥不适,不少合并葡萄膜炎,所以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如果眼睛有不适,一定要引起警惕。

  “老黄”患者试试打针

  门诊现场:一位59岁的女患者说,半年前开始看东西不真实,总是看到类似火焰的东西,以为是老花眼,一直没去医院。

  魏文斌:这位患者应该是老年性黄斑变性,这种眼底病多发生于50岁上下的人群,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主要分两种,干性的(非渗出性)和湿性的(渗出性),其中湿性对视力损害最大,主要是由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心)上异常生长的新生血管所致,可造成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下降及丧失。

  “老黄”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看东西变形(中间鼓起来,四周低)、阅读困难(老串行)、视觉中心有暗点等。对于湿性“老黄”,可通过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类药物来缓解,一般要打三针,一针不到一万元,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面血管瘤小心上眼

  门诊现场:一位女患者,整个右半边脸都是暗红色,原来是多年的血管瘤,而右眼也已经四五年看不见东西了。

  魏文斌:如果这位患者能早点就医的话,右眼视力是可以保住的。右眼失明,是由于脸部的血管瘤同时合并眼底血管瘤引起的。在视力影响之初,通过打激光就能控制血管瘤,但现在时间太久了,视神经早已萎缩,即使控制眼底血管瘤,也不会复明。

  血管瘤是不会恶变的,但如果面部有血管瘤,尤其是较大面积的,常合并有眼部血管瘤,严重的就会失明。因此,有面部血管瘤的人,一定要定期查眼底。另外,像这种情况,如果眼睛疼,很可能诱发青光眼,导致眼压升高,需要做手术来缓解。

  记者手记

  文质彬彬,像个学者,是我对魏文斌主任的第一印象。的确,他这个人脾气特别好。但如果遇到一些“不听话”的患者,他“发脾气”也会毫不留情。

  出诊中,一位男性患者准备接受检查时突然说道:“大夫,我左眼没问题,您不用看。”魏文斌主任很诧异,问他为何。原来他刚才在旁边接受助理医生检查后,两只眼很不舒服,所以不想查那只“没问题的眼”。

  魏文斌主任问:“您没有青光眼吧?有青光眼不适合做散瞳。”得知患者并没有患青光眼,魏文斌主任说:“没关系,这是正常反应,过一会儿就没事儿了。”说着要继续做检查,但这位患者坚持不要做,魏文斌主任有些急了:“不让看,你就走吧。”说着就要把仪器收起来,还斜眼看看患者,患者不好意思地妥协了。

  “以后记着,每次看病,好眼也要看,否则好眼哪天也坏了。”魏文斌边做检查,边嘱咐患者。最后,发现这位患者的左眼有弱视问题,需要尽早治疗。

  魏文斌主任解释,有些眼部疾病起初只在一只眼上发病,另一只没明显不适,但不代表将来没发病可能,所以做眼部检查时,一定要两只眼都查。看来,“魏式发脾气”也是为了让患者配合治疗。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