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小刮痧大学问

2012-12-20 00:50:45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活动背景:近日,北京出版集团联合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在香港举办了为期7天的“京港出版交流活动暨北京出版集团精品图书展”。同时,“京版集团健康专家宣讲团”邀请到刮痧专家张秀勤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国际创价学会做了两场讲座,香港市民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健康时报参与了此项活动。
  虽然白领们每天在室内工作,也很注意养生知识的学习和践行,但未必比建筑工人身体健康。这是为什么呢?张秀勤教授的解释是,因为有些白领很少运动,很少出汗,体内的毒素排不出去,胃口差、睡眠不好。建筑工人运动量大,不停地排汗,所以循环好,代谢也好。
  刮痧情缘
  73岁的老伴也来学刮痧
  “今天我带来了一位学生,就是旁边这位73岁老人,他是我的老伴,我们俩结婚42年了。”张秀勤教授在从事刮痧研究22年的时间里,遇到过很多挫折,每一次都是老伴给了她支持和鼓励。老两口现在经常相互刮痧,张秀勤教授说,保健刮痧隔着衣服每天都可以做。她的老伴告诉记者,只要懂经络学说,刮痧很容易学。
  讲座现场,她的老伴为一位已患腰痛20多年的30多岁的年轻人做了演示,医院检查没有任何毛病,但他就是弯不下腰。给他刮拭了后背之后,又给他取了腿部的委中穴,中医有个说法叫“腰背委中求”。手握成空拳重重地叩向委中部位,两三分钟后,这位年轻人的委中部位便出现了一条条像蚯蚓一样的黑紫色血管突起,这就是瘀痧。
  令现场听众感到惊讶的是,短短二十几分钟的刮痧,年轻人便可以深深地弯腰了。当然,疾患不是一两次刮痧就能治好的,要配合按摩、中药等同时调理。
  意外惊喜
  刮肩膀刮通了大便
  “有一次,我用刮痧给一位患者治疗肩周炎、颈部疼痛,刮完第二天,本以为他会说我肩膀不疼了,胳膊能抬起来了,没想到他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早上,我的大便可痛快了!’”张秀勤教授分享的这个案例引发了现场阵阵笑声。
  刮了一个肩膀,怎么解决了便秘的痛苦呢?因为肩部走的是大肠经,刮肩膀后,大肠的经脉通畅了,大便就好转了。往往一个刮痧解决好多问题。
  刮痧就像治堵车,你把其它地方都疏通了,但这个坏车没动,疏通就只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必须得找到关键的点刮(刮到这个部位,板下有结节或不通畅的感觉,也通常是出痧最多的点),痧一出来,就相当于把这个坏车吊走了,道路自然就畅通了。
  全息理论
  刮手指可以查大脑
  在对现场的听众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人平时也刮痧,但基本都是哪儿疼刮哪儿,通常是“糊涂刮,糊涂好”。而生物全息理论认为,人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位,耳朵、头部、手、足、躯干等,都是整体的缩影。在这些局部器官里,跟同名脏腑器官相对应的部位,就是该脏腑器官的全息穴区。
  比如,手中指背第一、二节对应人体大脑。在这个部位涂上刮痧油,用刮痧板缓慢向指尖方向刮拭,刮痧板下干净光顺平坦为正常,感觉疼痛、凹凸或有沙砾、结节状物,或出现青紫色痧点,提示大脑已疲劳或缺氧。
  面部也是全身的缩影。在脸上写一个“木”字,先沿着面部正中写下竖,额头对应头顶部,两眉间对应肺脏,两眼间对应心脏,鼻中部对应肝,肝两侧为胆区,眼睛下面、鼻两侧为大小肠区,鼻翼部对应脾胃,上唇对应膀胱及卵巢,下唇对应肾及子宫。再沿着两眼下方(两颧外上方)写下横,这个位置对应我们伸开的双臂,如果这个位置长斑,说明你颈肩部气血有瘀滞。最后写撇和捺,代表着我们分开站立的两条腿,正好在两腮部位(口唇两侧)。身体任何部位机能出现了问题,都能在面部有反应。
  名词解释
  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的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离经之血。刮拭瞬间所出现的痧,迅速改变了血管腔内血液的瘀滞状态,可将含有内毒素的血液以痧的形式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中渗漏出来,使含有营养物质的新鲜血液畅行无阻。局部组织不再受代谢废物瘀滞和新鲜营养无法获得之苦,就可维持良好的内循环和生命活力,远离疾病了。
  现场提问
  问:痧痕来自于血液,是不是刮痧损伤了血管?
  张秀勤:
在有微循环障碍的部位刮痧时,刮拭的按压力挤压着毛细血管,血液便从毛细血管壁间隙渗漏、外溢至皮下组织间隙,这就是出痧的过程。但是,当刮拭停止,按压力解除时,出痧也就随即停止。而如果刮痧损伤了血管,当刮痧停止后受损的血管就会继续出血,可见刮痧并没有损伤血管。
  问:不出痧就没效果?
  张秀勤:
气滞血瘀型的实证,刮痧后会迅速出痧,且出痧较多;气血不足的虚证,刮拭后不易出痧或出痧很少。这种情况不可强求出痧,只要刮到毛孔开泄,局部发热就有效果。另一种是身体健康、没什么毛病的,也不易出痧。但是,一块小小的刮痧板刮下去,压力能渗透到各层组织,它是对皮肉筋骨脉的总动员。我做了22年的刮痧,发现常刮痧的人不爱感冒,即使感冒了,也很快康复。
  相关阅读
  张秀勤的刮痧书籍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现有《张秀勤刮痧精粹》、《张秀勤极简刮痧》、《一刮就美》等。
  记者手记
  香港人
  注重中医养生
  在香港,看中医全部都是自费,中医没有被纳入到公费医疗当中。但即便这样,看中医的人依然很多。
  香港的中医普遍用的治疗方法是非药物疗法(刮痧、按摩、针灸、推拿等)再配合中药。走在香港的街头,随处都能见到按摩馆、养生馆。
  在和香港天地图书董事长陈松龄交谈时,记者得知香港热销的图书除了文化类、文学类的,排名第三就是养生保健类了。
  香港的中医药院校,就拿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这所大学是香港最早提供正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机构)来说,对中医药学生的培养也很重视,本科每年只招收中医专业30人,中药专业15人,学校的老师甚至比学生还多,采用一带一的教学方式。
  中医专业的学生入学第一年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在他们身上亲自操作。所以,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卞兆祥教授说,他们中医药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如果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就可以独立行医。
  香港浸会大学同时也非常支持并鼓励学校的专家和老师们面向市民去做健康科普公益讲座,卞兆祥教授的理念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单单是出文章,一定不能把研究成果藏起来,要落到科普上,让公众享受得到,让他们学会就医。
  通常公众在就医前要走四个步骤:
  第一,觉得身体不适了,先通过自己的生活习惯来改变。
  第二,如果不行,再通过饮食或药食两用的食材来调理。
  第三,如果问题不严重,可选择刮痧、按摩、针灸等自然疗法或绿色疗法进行调理。
  第四,以上方法都不行了,再考虑药物或手术。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