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封建帝制朝代,皇帝表面上大权在握、风光无限,但是在作家张宏杰笔下却是一个受苦受难的职位。这位擅用历史、文化和国民性来诠释时代和人物的作家,在他的新书《坐天下很累》中又一次从人性的角度揭开一张张帝王的真实面孔,甚至这些面孔在今天的人们身上还在发生。本期为您推荐分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情感焦虑偏执型人格障碍问题的内容,作者以幽默风趣的笔触给朱元璋看了个心理门诊,我们借此病例了解相关心理疾病的防治。
患者:朱元璋
性别:男
年龄:老年
职业:皇帝
文化程度:幼时读过两个月私塾,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后通过自学,达到中等文化程度。
患者自诉:自从四十一岁做皇帝,于今已三十年了。心里这桩苦楚啊,从未对人讲过。你们都以为做皇上是享大福,谁晓得我这三十年里,竟如那囚徒一般,活得战战兢兢!就是怕人和我抢皇位哩!因为这个缘故,成日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颗心像在油锅里煎熬哩!
安定天下了,我还是不能放心,殚精竭虑,考察古今政治制度,废了丞相制,又设了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让它们分头管事,相互牵制,我又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作八股文,士子们只准用四书口气说话,不许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就省得不安分的士子弄出异端邪说来,扰乱人们的思想。
为了怕子孙不争气,我写了《皇明祖训》,定了《大明律》,作了《大诰》,把规矩做得铁桶般,让他们世世相守。谁不守我的规矩,我就狠狠地惩罚。老百姓但凡不安分的,就被我抓来做筏子,杀一儆百。按理说,我做得够周密了,可还是不放心。法度再严,也系不住人心呀!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只好狠狠心,弄了几个大案,说他们都谋反,分着一批批杀掉了。借胡惟庸案杀了三万多人,杀了六个公爵、十六个侯爵。蓝玉案杀了一万五千余人,一公、十三侯、二伯。剩下几个公侯,这两年也零星弄死了。说起来,当初随我起兵的老乡们都已经杀光了。
豪杰杀光了,可心还是放不下。成天到晚,心仍是悬着。总担心自己定的办法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只好坐下来把定下的法度一遍遍从头细捋,看看有什么不安稳的。这可真耗心血呀!捋了一遍又一遍,挑不了毛病,可还是不管用。看见宫女太监偷偷溜我一眼,就觉得是在盘算我诅咒我;看见文武百官在殿上说话吞吞吐吐,就以为是要欺瞒我,是怕我刻薄狠毒,盼着我早死哩!尤其是天黑下来,一个人坐在紫禁城里,便揣想别人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官员们有没有私下里交通,是不是有人正在灯下密谋造反,乡里有没有人聚众拜佛烧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刻不担心,弄得我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只有杀人时心里还好受点。杀一个人心里就放宽一些,毕竟这个人不能再琢磨我、怨恨我了。而且我愿意看人不得好死,越是血肉横飞心里越是舒服。没事便廷杖官员,按在殿上活活打死。如果一天不杀个把人,不见点人血,这一天简直没法过。
这才觉出自己这是病了,心里有病啊。杀人也没法治,总不能把天下人都杀光吧。所以请先生来给看看。
诊断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患者病历,并结合调查走访,进一步确认了诊断结果。我们发现,患者的症状非常典型,几乎是学术意义上的样板。一般来说,以上所列的偏执型人格障碍五条诊断标准中,只要有三条符合即可确诊,患者五条均符合。施虐倾向的四条标准也基本符合。兹叙述如下:
1.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甚至是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和歧视自己。这在患者自诉中已有所表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还有许多事例。患者早年家境贫寒,称帝后,这些曾经熟悉之人都被患者处死,有的还全家被杀。患者自述中对功臣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充分表明患者的极端自私、极度冷漠。
2.无端怀疑别人在搞阴谋,要伤害自己,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患者此症状表现得十分明显。称帝后,便时常怀疑别人要陷害自己,倾覆自己的帝位,因此经常无端猜疑。
3.过分自尊,不择手段追求权力,有强烈的出人头地愿望。自我评价太过是事业的工具。他为自己能战胜儿女私情,实行铁血手腕而十分自豪,认为这是自己不同于平庸的常人的地方。
由于天赋较高,又极为投入,患者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助长了其自大倾向。实际上,在他的举动中,有许多明显的矛盾之处,他自己意识不到,别人也不敢指出来。这反映出他的一贯正确意识不可挑战。总而言之,错全在他人,对总在自己。这就是患者的自我认识。
4.忌妒心强,不愿看到别人比自己成功,比自己幸福。从患者的行为推断,他特别痛恨那些家庭生活幸福的官僚地主。这既与患者早年经常受富户欺压有关,同时患者可能认为自己虽然高高在上,但是生活中充满焦虑、烦恼,整日劳心,没有什么乐趣可言,所以心理特别不平衡。因此,在历朝历代中,他给官员的俸禄最少,对官员最为刻薄。如果官员们只拿他规定的工资,那么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而贪污一旦被发现,则会受到最可怕的惩罚。
患者称帝后的历次大屠杀,不仅是因为“迫害妄想”,也是想践踏他人的幸福。他对富人有一种天生的敌意。江南首富沈万三,因要效忠新朝,捐款修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患者因嫉其富有,毫无道理地没收沈氏的全部家财,发往极边充军。
患者登基之后,这种行为倾向更加明显,稍有违者,必重罚不贷,于情理不顾。
初诊意见:此患疑是伴有情感焦虑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并有攻击性施虐倾向。
诊断依据:以上4条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依据《英国克氏医学全书》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封建帝制朝代,皇帝表面上大权在握、风光无限,但是在作家张宏杰笔下却是一个受苦受难的职位。这位擅用历史、文化和国民性来诠释时代和人物的作家,在他的新书《坐天下很累》中又一次从人性的角度揭开一张张帝王的真实面孔,甚至这些面孔在今天的人们身上还在发生。本期为您推荐分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情感焦虑偏执型人格障碍问题的内容,作者以幽默风趣的笔触给朱元璋看了个心理门诊,我们借此病例了解相关心理疾病的防治。
患者:朱元璋
性别:男
年龄:老年
职业:皇帝
文化程度:幼时读过两个月私塾,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后通过自学,达到中等文化程度。
患者自诉:自从四十一岁做皇帝,于今已三十年了。心里这桩苦楚啊,从未对人讲过。你们都以为做皇上是享大福,谁晓得我这三十年里,竟如那囚徒一般,活得战战兢兢!就是怕人和我抢皇位哩!因为这个缘故,成日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颗心像在油锅里煎熬哩!
安定天下了,我还是不能放心,殚精竭虑,考察古今政治制度,废了丞相制,又设了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让它们分头管事,相互牵制,我又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作八股文,士子们只准用四书口气说话,不许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就省得不安分的士子弄出异端邪说来,扰乱人们的思想。
为了怕子孙不争气,我写了《皇明祖训》,定了《大明律》,作了《大诰》,把规矩做得铁桶般,让他们世世相守。谁不守我的规矩,我就狠狠地惩罚。老百姓但凡不安分的,就被我抓来做筏子,杀一儆百。按理说,我做得够周密了,可还是不放心。法度再严,也系不住人心呀!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只好狠狠心,弄了几个大案,说他们都谋反,分着一批批杀掉了。借胡惟庸案杀了三万多人,杀了六个公爵、十六个侯爵。蓝玉案杀了一万五千余人,一公、十三侯、二伯。剩下几个公侯,这两年也零星弄死了。说起来,当初随我起兵的老乡们都已经杀光了。
豪杰杀光了,可心还是放不下。成天到晚,心仍是悬着。总担心自己定的办法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只好坐下来把定下的法度一遍遍从头细捋,看看有什么不安稳的。这可真耗心血呀!捋了一遍又一遍,挑不了毛病,可还是不管用。看见宫女太监偷偷溜我一眼,就觉得是在盘算我诅咒我;看见文武百官在殿上说话吞吞吐吐,就以为是要欺瞒我,是怕我刻薄狠毒,盼着我早死哩!尤其是天黑下来,一个人坐在紫禁城里,便揣想别人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官员们有没有私下里交通,是不是有人正在灯下密谋造反,乡里有没有人聚众拜佛烧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刻不担心,弄得我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只有杀人时心里还好受点。杀一个人心里就放宽一些,毕竟这个人不能再琢磨我、怨恨我了。而且我愿意看人不得好死,越是血肉横飞心里越是舒服。没事便廷杖官员,按在殿上活活打死。如果一天不杀个把人,不见点人血,这一天简直没法过。
这才觉出自己这是病了,心里有病啊。杀人也没法治,总不能把天下人都杀光吧。所以请先生来给看看。
诊断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患者病历,并结合调查走访,进一步确认了诊断结果。我们发现,患者的症状非常典型,几乎是学术意义上的样板。一般来说,以上所列的偏执型人格障碍五条诊断标准中,只要有三条符合即可确诊,患者五条均符合。施虐倾向的四条标准也基本符合。兹叙述如下:
1.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甚至是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和歧视自己。这在患者自诉中已有所表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还有许多事例。患者早年家境贫寒,称帝后,这些曾经熟悉之人都被患者处死,有的还全家被杀。患者自述中对功臣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充分表明患者的极端自私、极度冷漠。
2.无端怀疑别人在搞阴谋,要伤害自己,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患者此症状表现得十分明显。称帝后,便时常怀疑别人要陷害自己,倾覆自己的帝位,因此经常无端猜疑。
3.过分自尊,不择手段追求权力,有强烈的出人头地愿望。自我评价太过是事业的工具。他为自己能战胜儿女私情,实行铁血手腕而十分自豪,认为这是自己不同于平庸的常人的地方。
由于天赋较高,又极为投入,患者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助长了其自大倾向。实际上,在他的举动中,有许多明显的矛盾之处,他自己意识不到,别人也不敢指出来。这反映出他的一贯正确意识不可挑战。总而言之,错全在他人,对总在自己。这就是患者的自我认识。
4.忌妒心强,不愿看到别人比自己成功,比自己幸福。从患者的行为推断,他特别痛恨那些家庭生活幸福的官僚地主。这既与患者早年经常受富户欺压有关,同时患者可能认为自己虽然高高在上,但是生活中充满焦虑、烦恼,整日劳心,没有什么乐趣可言,所以心理特别不平衡。因此,在历朝历代中,他给官员的俸禄最少,对官员最为刻薄。如果官员们只拿他规定的工资,那么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而贪污一旦被发现,则会受到最可怕的惩罚。
患者称帝后的历次大屠杀,不仅是因为“迫害妄想”,也是想践踏他人的幸福。他对富人有一种天生的敌意。江南首富沈万三,因要效忠新朝,捐款修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患者因嫉其富有,毫无道理地没收沈氏的全部家财,发往极边充军。
患者登基之后,这种行为倾向更加明显,稍有违者,必重罚不贷,于情理不顾。
初诊意见:此患疑是伴有情感焦虑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并有攻击性施虐倾向。
诊断依据:以上4条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依据《英国克氏医学全书》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