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人的性格在小时候可能就已定型了,其实,人的体重和身材也是如此。因为,肥胖不仅与脂肪细胞的“质”(含多少油脂)有关,还与脂肪细胞的“量”(数量)有关,而脂肪细胞的数量在人生三个阶段增长最快,家长们要提防了。
受访专家:梁立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副主任
30周到一周岁
梁立阳副主任表明,在胎儿期第30周一直到出生一周岁,是脂肪细胞活跃增殖期,也称“敏感期”。如果肥胖起病在这些时期,可引起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治疗困难且易复发。
一般来说,引起婴儿肥胖的原因,除了遗传和疾病的影响(如肾病患儿长期需皮质激素治疗,易长胖),还有两个原因,生活环境和饮食喂养。而饮食因素几乎是最重要的了。孩子在不同时期,预防肥胖,策略也各有重点。另外,孕期应注意控制体重。
出生后第1年
母乳喂养。据了解,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相当高,可达到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过度喂养,导致体重快速增长。
正确喝水。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一定要在两次奶之间给宝宝喂水,这样家长就不会错误地把“渴”的信号当成“饿”,而让宝宝吃得太多。
控制夜奶。一般8个月内宝宝夜间喂奶1~2次已足够,8个月以后,只要在睡前加次奶就可以,多不需夜间额外进食。
缓解饥饿感。对于食欲旺盛的胖宝宝,增加饮水量以及蔬菜和豆类在辅食中的比例,可以有效增加“饱腹感”。可采用自制的菜泥、豆泥等,而不要过多依赖于各种市售的罐装婴儿泥糊类食品。
晚些吃水果。如果宝贝已超重,6个月内并不需水果来补充维生素,更不要提供热量高的果汁了。
加强运动。3月龄以后的婴儿应经常进行俯卧抬头、翻身、坐、爬等主动运动,增加消耗。
一般来说,一日累积活动时间要求不少于30分钟。
11岁~13岁
午饭吃肉,晚餐豆腐。肉类最好集中在午餐添加,晚餐最好以木耳、嫩香菇、绿叶菜、豆腐等为主。有些家长习惯用骨头汤为宝贝煮粥,由于汤中脂肪常常过量,建议一周1~2次即可,而且还应尽量撇去浮在表面上的油。
少吃淀粉,多吃粗粮。土豆、红薯、山药等食物,虽营养丰富却含有大量淀粉,易“助长”宝贝的体重。各种杂豆、燕麦、薏米等杂粮远比精米精面更能增加宝贝的饱腹感、加速代谢废物排泄。
控制水果,自制果汁。水果中的糖分是体重的帮凶,如果宝宝吃饭很好,每天半个到一个苹果量的水果就够了。如果是葡萄、荔枝等高甜度水果,则更不要太多。尽量自制蔬果汁,但一天别让孩子喝超过1杯,因为果汁的热量也不低。
别拿糖果,奖励孩子。糖果、高热量食物是两类“瘦身克星”。经常让孩子经历“表现好”就可以“吃糖果、零食”,易误导他认为吃这些东西是好的,强化他对这一类食物的欲望。
让宝宝“动”起来。只要父母不懒,有条件的话,婴儿游泳、亲子游戏、母子健身操等都能让宝宝“动”起来。
链接
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体重,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0~6个月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公斤)+月龄×0.7;7~12个月婴儿体重=6+月龄×0.25;出生后第二年内体重平均增加2.5公斤;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2+7或8。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