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丁小邦,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博士后
有些人一笑起来,眼睑下面就会鼓起一条细细的肌肉,眼睛显得非常迷人,可有人却把它当成眼袋给做掉了。殊不知,这是人体美学中所称的“卧蚕”。
丁小邦介绍,卧蚕和眼袋其实很容易区分:卧蚕是下眼睑的一轮眼轮匝肌,是紧邻下睫毛缘的一条几毫米宽的带状隆起物,微笑时会鼓起来,看起来像一条蚕宝宝横卧在下睫毛边缘,色泽与皮肤一致,让眼神变得迷人。而眼袋一般是随着年龄增大,眼轮匝肌越来越薄出现松弛,使眼眶脂肪散出而形成的,它距下眼睫毛较远,颜色黯淡。
丁小邦说,在人体美学中,卧蚕是微笑的典型标志之一,许多人都有。有些卧蚕明显的人即使不微笑,看上去也像微笑的样子,给人感觉很亲切,因此有卧蚕的眼睛也被称为“桃花眼”或“妩媚眼”,“电力”十足。
区分卧蚕还是眼袋,陈凯歌和陈红夫妇就是最鲜明的对比,陈凯歌的属于眼袋,而陈红的则是典型的卧蚕。
丁小邦在临床上遇到过不少在卧蚕上走误区的人,一种是错把卧蚕当眼袋给做掉的,做掉卧蚕后,眼睛看上去反而没有神采或给人眼睛外翻的感觉。丁小邦说,除非卧蚕特大,眼轮匝肌已散到眼眶,这时需请专业医生把肌肉缩小或提紧卧蚕,一般情况下都不用特别处理。
还有一种人意识到卧蚕带来的美感,走另一个极端,拼命追求巨大卧蚕。上海东方卫视某女主持就曾走进了这一误区,由于眼睛皮肤本来就薄,过量注射玻尿酸,最后散到了眼眶,反而更难看。丁小邦提醒,卧蚕大多数人天生就有,要正确看待它带来的美感,不要误给做掉,也不要过分追求,应适可而止。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