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康复给生活搭把手

2012-09-06 13:45:56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当我们初次面对一个患者的时候,会先询问他期望自己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希望恢复的是什么功能。”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励建安说,“损伤改变的仅仅是生活轨迹,而不应改变他们的生活目标,康复医学正是着眼于最大限度提高患者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方面功能,就像给生活搭了一把手。”

  受访专家:励建安,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副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运动与康复治疗、运动控制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高级专家会诊中心)

  辨诊:眩晕是膜迷路积水
  一位面容憔悴、眼神迷离的中年女性踉踉跄跄地由家属搀扶着进来,励建安教授示意赶紧让患者躺到治疗床上,出人意料的是患者连忙摆手拒绝,仿佛那床是洪水猛兽。
  仔细询问后方知患者两个月来反复发作眩晕,尤其由坐着到躺下时即可引起天旋地转,同时还伴有呕吐,接受了颈椎病的治疗已经近一个月,效果却差强人意。
  励建安教授看过这位患者的颈椎X线片后若有所思,竟开始与患者闲聊起来了。患者回忆起年幼时似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发病前也有过耳鸣发生。励建安教授当即让患者重现一次体位变换,果不其然。而患者坐起身保持片刻后逐渐睁眼,面色渐缓。
  40岁以上人群颈椎生理弧度退行性变是相当普遍的,临床上大量的“眩晕”是否均是由于颈椎病所致“颈性眩晕”?就像一个黑匣子等待我们去打开。励建安教授解释说,这位患者是“美尼尔氏综合征”误诊的病例。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30岁~50岁的中、青年人多发,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
  治疗: 幻觉试试镜像疗法
  “励教授,我最近进步很大,佩戴假腿后可以走一小段距离,但就是这个疼啊,感觉我的腿那里像成百上千条虫子在咬……”听到这里,记者似乎也能感觉到这样的痛。
  励建安教授关切地说:“非常了解您的感受,这是截肢后发生的幻觉痛,最新研究成果‘镜像疗法’对您可能有帮助。”
  励建安教授解释说,幻肢痛是指截肢患者在断肢感受到的疼痛感,缘于大脑中原本负责处理感觉刺激的区域突然“失业”了,于是各区域分工产生改变,闲余区域误识其他部位的刺激感应为“疼痛”。大部分患者难以描述其真正位置,疼痛性质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患者心理上同样有着难以名状的痛苦。
  “镜像疗法”就是运用视觉反馈原理,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从而促使患者达到治疗的目的。“镜像疗法”可以激活那些引发幻肢痛的脑部调节中心,反复比对,从而减缓疼痛感觉。
  患者在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真实的影像,这样可使患者分辨出疼痛与截除的肢体之间存在的视觉错觉,通过肢体的运动和疼痛的对应,能够逐渐区分出哪些感觉来自哪部分的肢体。
  护理: 憋尿观察患者表情
  “励教授,212-3床的鹏鹏(化名)刚刚肌力训练时忽然满头大汗,请您看一下。”正在治疗室查房的一行人迅速来到患者床边,“血压200/140,心率55……”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此时面色发红,费力喘息,五官都纠结在一起。
  励建安教授蹲下身来,用手轻触患者的下腹部,接过另一位大夫递过来的听诊器,又听了大概一分钟。“这是自主神经经过反射,这位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亟需导尿。”励建安教授肯定地说。
  原来,鹏鹏的完全性损伤平面在C7,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由于不能通过完整的神经传导通路将膀胱胀满的感觉上行传达至大脑中枢,指挥官失去了对其的控制协调而发生尿潴留。
  励建安教授解释说,自主神经过反射是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在于损伤平面以下内脏充盈的刺激等原因,导致恶性高血压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者可诱发急性脑卒中。
  临床上可采取间歇性清洁导尿、感觉刺激、理疗、针灸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减少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容量,避免返流性肾炎和感染等。
  膀胱功能与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作为医生我们必须学会仔细观察患者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反应,这样才能了解患者的疾病实况,做出更好的判断。励建安教授如是说。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