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人向我倾诉,生活是多么的无聊的时候,我一直想告诉他们,生活其实就是简单的相加。当我在网络上浏览到南极的企鹅们“吃饭,睡觉,打豆豆!”时,扑哧笑了,我也就更深刻的理解了,生活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简单中的快乐。
吃饭:自制小盘小碗
营养全家味浓
“方便、简单、快捷”,很多人相信只有这样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也就会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我倒是觉得,他们正是忽略了一日三餐其实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补充了营养,还能增进人际关系。
营养要丰富,各色、各类食材也都要有。以前见我母亲做饭的时候,都是大盘子大碗,在母亲眼里,量多才是健康保障。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我也更清楚,每天尽量多食不同颜色的蔬菜瓜果,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也都要有摄取,才能真正补充身体的所需。我就喜欢自己在家做小碟子小碗的食物。尽量保持原味,加工简单。
心理学里有句话“身体打开了,心才能打开。”我们在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会让问题家庭的人多些互动。如果我们能利用好一日三餐,一家人去买菜,一起回家收拾,一起琢磨着做好吃的,整个过程中,家人之间就有了无数次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可以有效增进家庭关系,让小摩擦淡化,陌生的关系也会变得亲密些。
睡觉:小憩也是休息
心放下才安适
有的人认为睡眠好,就是睡着了没有做梦;有的人认为睡眠好,就是睡一觉醒了,浑身自在、舒服。就如有些老年人,靠在沙发上打个盹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回过头来却说自己压根就没睡。这都是对睡眠的要求标准太高,要知道,趴一会,即使睁着眼,那也是休息。
“不行,不行,我离开了我的枕头就睡不着!”“我睡觉很轻,稍微有个什么动静,我就会醒。”在咨询中,经常听人这样跟我抱怨,仿佛自己睡不好,都是周围的错,是睡觉的环境干扰了自己的睡眠。
对于睡眠很轻的朋友,我一般不刻意去改变他们对睡觉环境的态度,因为那样,他们会更加容易焦虑,心里头总打架,睡眠自然就会更加糟糕。自己是不是没睡好?这种环境怎么能休息好?吵不吵?越盘算越焦虑,越焦虑就越睡不着。
如果能够引导这类朋友,学会放下心中对睡眠过多的要求,不在自己心里头打架了,也就能找个相对舒适的地方,即使蹲着,也都能睡着了。
工作:找到角色范围
自在也就自乐
“当问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豆豆你为啥不跑呢?豆豆憨憨地说:我逃了,企鹅们就没得玩了!”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残忍。不过,我倒是很佩服豆豆的智慧,因为它知道,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位置。这就好比我们站在舞台上演戏,你该站在哪,该说什么话,也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这就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社会角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责任。
我在做咨询时见到最多的就是对自己现状不满的人,这本来也无可非议,毕竟,对现状的不满也才能促使我们更加奋进。但这也是有度的,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中,找到自己可以争取的那个范围,并根据自己的角色学会调整。一个人往往有着多重角色,可能既是经理,又是母亲,还是儿媳、女儿等等。
如何让自己的欲望在这互换的角色中不会迷失,就要把握住自己角色允许自己活动的范围,这样就不会给自己超过自己能力的压力,也就不会焦虑不安,或者抱怨连连了。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