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油烧熟,开始冒烟了,放入葱姜蒜爆锅。相信这是不少人做菜的“秘诀”。而事实上,油温越高,会产生很多对身体健康不利的物质。
实验目的:
究竟多少度的油温才算合适?什么才算是热锅冷油的健康炒菜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弄清楚。
实验原理:
植物油的熔点一般低于37℃,而动物油的熔点在45℃~50℃之间。如果油温太高,会使油脂的氧化加速,导致其中的必需脂肪酸以及脂溶性维生素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平时炒菜时如何通过我们的观察来判断油温呢?一起来看下面的实验。
实验经过:
我通过自己炒菜时的经验以及结合文献资料,整理出以下的油温对照表。
实验分析:油温在150℃(五成熟左右)以下,分解产物最少,油温上升到170℃~200℃,也就是七成熟左右,一般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也有研究显示,油温达到180℃以上时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给油继续加热,达到200℃~230℃时就可能引起热氧化聚合反应(油锅一旦冒烟,一般油温已超200℃),油会逐渐变稠,油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已破坏殆尽,各种必需脂肪酸大量氧化,而且,菜在与高温油接触瞬间,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也遭到破坏。另外,丙烯醛是油烟的主要成分,其有辛辣气味,对鼻眼会造成强烈的刺激,长时间接触会引起身体不适。
油温继续上升到250℃以上,油脂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其聚合物除了会阻碍油脂和蛋白质的吸收,还破坏维生素,使油和菜的营养价值都明显降低。若达到350℃以上,油烟中可能会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
总结:
油温控制在150℃以下
平时炒菜要用好油、控好油温,避免对健康造成损害。最好将油温控制在150℃以下,即五成熟左右。油从四面往中间刚刚滚动即可;或者是放入菜叶、葱花时,周围出现均匀的气泡即可。
另外,尝试热锅冷油,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同时,厨房要注意通风,以降低对空气的污染程度。避免高温长时间加热,油炸食用油也不宜反复加热使用;而铁、铜等能促进油脂氧化聚合,因此,油炸最好用不锈钢制品。
专家观点: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国人食用油三大问题,一是量太多,城市居民膳食中食用油提供的能量与肉蛋鱼基本相当(18%左右);二是品种单一,不够多样化,很多家庭只吃一两种油;三是食用油品质低下,在超级发达餐饮业中地沟油遮遮掩掩上餐桌。
小知识: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李婧琳:如何合理储存食用油呢?1.食用油一定要注意避光(包括灯光);2.一定要放在阴凉处,厨房中的油瓶不宜放得离火源太近;3.用完后要把瓶盖拧紧,减少与空气接触时间,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会加速油的酸败;4.分装时要用洁净干燥的瓶子;5.家中不宜储存太多食用油。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