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近日,由北京出版集团发起组织,健康时报协办的“京版集团健康专家宣讲团”正式启动,接下来的8月~10月,宣讲团的专家代表将深入到天津、重庆、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开展健康讲座。
主讲专家:贺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秘书长。
出诊时间:周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冬天出生的人
体质最好
德国普朗克人口研究院发现,按出生季节来统计人的寿命,秋冬季节出生的人,往往比春夏季节出生的寿命长。这是因为,在阳气升、阳气长的春夏季,人体处于活跃状态。从这个角度讲,女性受孕,最好选在人体功能状态较好的春夏季节,胎儿出生时多在秋冬季节,这样,子代在受孕之初,便禀受了比较强的阳气因而其生命力就旺盛,身体素质往往会比较强壮。
今年脊椎、
脾胃病多发
今年气候以寒湿为主,这种气候在这个季节容易导致寒湿内侵,太阳膀胱经病和太阴脾经病多发。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眼内角),所以《黄帝内经》说“目似脱”,意思就是眼睛容易胀、视物不清;膀胱经循行于脊柱两旁,所以今年脊柱的病变高发,像颈椎病、腰椎病比较多。《黄帝内经》说“项似拔,腰似折”,意思是脖子硬得像有人拽着一样,腰就像折断了一样。
今年脾胃病也高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胃脘胀满、有积水感、腹泻、胸闷(气机阻塞)、咽部阻塞感等。饮食调养应以辛温散寒,以苦燥祛湿。适当多吃些健脾或苦温食物或药物,比如山药、薏米、茯苓、苍术等。也可适度多吃炒制食物(所有的炒货都有辛温之气),如炒面、炒米、炒山药、炒薏米等。中医讲,炒制的食物养胃。但要注意是干炒,不加油和其他任何调料。
壬辰年
养生三忌
水喝得越多越好 由于“湿”本身较重,所以水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尤其是今年人的脾胃功能普遍较弱,而水是寒凉之性,更易伤脾胃,要适度地喝。小孩是稚阴稚阳之体,代谢快,可比成人多喝一些水,但不能太多,一天不能超过2000毫升。
晨起一杯凉白开 很多人都会晨起空腹喝一杯凉白开,说是既可以调节内分泌,又可以润肠通便,排毒养颜。其实半年之后、一年之后,甚至四年五年之后,喝不出毛病的人少。很多女孩子最后喝出来一系列的月经紊乱,如痛经、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甚至闭经。没有那么多阳热之气供我们每天早上一杯凉开水往下浇,就像在燃烧着的生命之火上不停浇冷水一样,久而久之,这盆火会被熄灭。所以早上起来如果要喝,建议喝一杯温开水。
绿茶清火,可以多饮绿茶,比较科学的喝法,应该是吃完饭三杯绿茶,助消化、降血糖是没有问题的。其他的时间少喝,尤其是早上十一点多时,饥肠辘辘的,这时人体的阳气相对较弱了,如果再喝绿茶,就会削伐人体的阳气,导致阳气不足。
养生小窍门:
指腹梳头——以十指指腹,从发际前缘向脑后梳,每日100下左右,晨起梳最好。头为人体阳经汇聚之处,通过指腹梳头,可疏通人体阳经经气,从而使须发乌黑,颜面荣韵,并有改善睡眠等作用。
按揉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有效改善头昏、头痛、视力衰退。
艾灸督脉——督脉运行于人体后背,仿佛在背后监督人体健康一样,因而取名“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沿督脉(脊柱正中线)和膀胱经(脊柱两侧各1.5至3寸,即两横指至四横指处)温灸,隔日一次,每次20分钟。可起到温补阳气,提高免疫力,预防风寒外感的作用。对长期怕冷,手脚冰冷,易于感冒者适用。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