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面包含油大比拼

2012-08-13 07:01:5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面包很香甜,含糖量肯定不少,但里面藏着多少油?大家恐怕就不知道了。
  记者选购了几款大家经常选购的面包和蛋糕,包括现烤出来的奶油面包、热狗、蜂蜜小蛋糕,以及包装好了的牛角面包、起酥面包、普通切片和全麦切片面包。另外,记者还买了“含油大王”——油条做对比。
  5分钟:蜂蜜小面包出油最快
  材料准备就绪,把八种食材分别放在吸油纸上(一般烤好的面包下会垫层塑料纸隔油,下面再有一层吸油纸),并做好记录。分别观察它们在5分钟、半小时、1小时析出油的情况。
  作为对照组的油条果然不负众望,5分钟就把吸油纸弄了个透亮,看着不起眼的蜂蜜小面包是出油的“一匹黑马”,5分钟就可以见到纸上出现透亮的蛋糕轮廓,而看着油光锃亮的奶油面包却仅微微析出了一点油,两种切片面包几乎看不到油星。
  半小时:渗油大小你追我赶
  半小时后,各种食物都在“你追我赶”地出油,油迹不断扩大,尤其是热狗,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七个大油点;而在第一轮没什么战绩的起酥面包也开始发威,周边油迹明显,中间也开始析出油;而此时的切片面包开始出现变化,四周出现了不太明显的油迹,但全麦面包依然处在起跑线上。
  1小时:两层纸全部渗透
  到了本次实验设置的终点,即1小时后,油条的吸油纸上出现了一大片油迹,不但如此,就连垫在吸油纸下面的餐巾纸也被渗透了;小蛋糕身小油可不少,它的吸油纸上已经出现了两片非常完整的蛋糕油迹;热狗原本的七个油点几乎连成了一大片;牛角面包和起酥面包的油迹面积也扩大了不少;最淡定的要属全麦切片面包,从始至终除了水分把吸油纸弄皱了以外,没有析出一点油。
  结果:从以上简单的小实验,可以大致判断出我们经常吃的面包含油量的排行:蜂蜜小蛋糕>热狗>牛角、起酥面包>奶油面包>普通切片面包>全麦切片面包。
  看看以上的出油排行,再回味一下,我们平时爱吃的面包排行是不是基本一致呢?油越大的口感越好,越受欢迎呢?上图为一小时后,吸油纸上的出油情况。
  记者体验:
  
面包香味诱人全靠黄油
  为了早餐吃上新鲜热乎的面包,年初时记者买了个家用面包机,把所有原料都投进去,三四个小时后,面包就出炉了。但回家结果却令人非常失望。按照说明书上的配料和方法,烤好的面包倒是有模有样的,但最大的问题就是闻起来为什么没有那种香甜的味道呢?
  为了搞个明白,记者跑到卖面包机的商场,找销售员一问究竟。原来面包香气诱人,全靠大量的黄油。在家自己做只放玉米油,可不没香味嘛!
  后来专门买了本做面包的书,看后吓了一大跳。即便看起来含油很少奶香土司(450克),至少放30克黄油。如果是蒜香面包条,就要在奶香土司的基础上再加55克黄油。
  黄油就是个“能量炸弹”,每100克含888千卡能量,其中80%以上是脂肪,另外含有不到16%的水分,剩下的是蛋白质、糖、矿物质及维生素等。
  营养真相:
  
全麦面包是用全麦做的?
  全麦面包并不都是用全麦粉做的,而是全麦粉加部分小麦粉。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标准,只要有含有全麦粉,无论是40%还是5%都叫全麦面包。全麦粉含量太少,面包就不会呈现褐色,一些不法商家会加入色素来蒙混过关,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据101健康生活网新浪微博
  专家点评: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理事长王旭峰:我一直都不觉得面包、蛋糕比传统的包子、馒头、窝头营养好。其中含有大量的油不说,面包烘烤的过程中还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另外,淀粉经高温加工也易产生丙烯酰胺,过多的丙烯酰胺能够致癌。
  如果要从中选择,我会选择切片面包,可能很多人觉得切片面包不香、没味道,可以抹点果酱,也可以抹点酸奶或蜂蜜。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