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面无表情”要防重症肌无力

2012-05-28 18:20:54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平时很活泼的小孩子,突然整日无精打采,耷拉着个眼睛,而且面无表情。这时,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是一时的精神或情绪不好,如果经一段时间观察,情况没有好转,应该赶紧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因为他可能患上了重症肌无力。
  解放军第309医院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心外科部主任窦云轲介绍: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出现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在多种病因的影响下,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不能将“信号指令”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临床上就出现了眼睑下垂、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表现为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
  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症状多表现在眼球、眼睑部位的肌肉,且不呈持续性。一般,患者的病况在下午时明显,渐渐有眼皮下垂撑不开、复视、四肢无力、倦怠、呼吸困难;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腔部位的肌肉无力,影响吞咽、说话、咀嚼的功能。
  有些人认为重症肌无力是“成年病”,这是误解,从患者年龄上看,无论未成年人、青壮年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发病。如果早就诊,控制就会较良好,越拖延病情就会越加重,对康复也就越不利。
  造成重症肌无力患者就诊不及时的原因,还有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往往病人不知道应该先去哪一科就诊,能够在发病之初就走进神经科或专科门诊的患者只是极少数。
  解放军第309医院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心,是我国治疗重症肌无力最权威的医疗机构之一,中心开展的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胸骨部分切开的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切口小、术后疼痛小、恢复较快。在开展这一手术时,中心还采取“中医加盟”的方法。该中心的术后危象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低于国际上10%~30%的危象发生率,且无一例死亡病例。
  重症肌无力虽然属疑难病症,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却是医学研究进展最快、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面无表情’,首先要想到重症肌无力,并迅速带他到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就诊,这样才能早发现,早治疗。”窦云轲主任说。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