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唤起“百花梦”
听说北京要申办奥运会,我就萌发了一个想法,只要中国申办成功,我一定要让“百花”蜂蜜成为奥运会的专用蜂蜜。
从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天起,我便开始了艰难的寻梦之旅。
我首先了解了历届奥运会的食谱和原材料清单,看看有没有蜂蜜,用多少蜂蜜。为此,我试探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研究院到北京市质监局,再到北京市技术监督局的初步工作着手。
2006年4月13日,百花蜂产品公司终于迎来了以国内知名食品专家李嘉瑞老先生为首的一行十几个人的奥运食品专家组检查团。他们分成质量溯源、现场审核、原始记录和与领导座谈四个组实施检查考核工作。之后,检查团给出了结论:具备供奥食品企业的条件。
几天后,北京市质监局发来了一份合同,规定,作为奥运食品供应备选企业,日常的产品质量要接受市质监局的全面监督,每月都要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两年内不得出现任何产品质量事故,出现一次即取消“供奥”资格。可看到下一条时我就急了:原来合同还规定厂家提供的产品不允许贴标签,得净瓶送到奥运会上去。如此一来,百花岂不属于“三无”产品了?
于是,我慎重地给质监局写了报告,阐述了品牌和质量的关联。他们觉得有道理,终于让步了。
顺利受检“爱玛客”
2007年8月15日,我从“北京奥运会食品供应研讨会”上获悉,蜂蜜专由美国的“爱玛客”公司负责采购。“爱玛客”是美国最大的膳食服务公司,连续十三届奥运会的餐饮服务都由他们操办。
几天后,我接到了“爱玛客”发出的面试邀请。面对美国专家,我镇静自若,顺利过关。
十几天后,北京市质监局来电话说:“美国爱玛客经过对‘百花’产品随机的市场抽查检测和第三方资信调查认可了百花的资质,已把‘百花’列入供奥食品企业的名单。质监、食药、工商、公安、卫生五个部门要联合考察你们的生产现场,还要对供奥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这回,“百花”蜂蜜供奥的事算是定局了。
“百花”圆梦奥运会
2008年5月30日是百花公司为奥运会专门生产供奥蜂蜜的日子,这天一大早,百花公司长阳蜂蜜生产基地来了一大群公务人员,他们分兵把守,把蜂蜜生产车间控制起来,现场监督、录相、拍照,经过严格政审和体检的工人进入岗位,开始蜂蜜加工的每一个生产环节。直到产品装箱存入设有24小时监控录像的特别仓库,质监部门抽取样品后,贴上封条。公安、质监、食药、工商、卫生五大部门和厂家代表共同在监控记录上签字。最后,公安局拿走了仓库的钥匙。
半月之后,质监局发来通知,抽检的样品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近百项指标全部合格。
2008年6月10日和8月5日,我们接到通知,分两批把供奥蜂蜜送到奥组委指定的地点。百花公司的供奥蜂蜜在五大执法部门人员的监督下装上了厢式货车,贴上封条再加锁,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跟踪下,分两批把这些供奥产品送到指定地点。至此,“百花”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供奥任务。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人实现了百年的梦想。2008年10月17日,奥组委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总结表彰大会。
站在领奖台上,回想起“百花”为实现蜂业唯一奥运供应企业梦想走过的风雨坎坷,我心情激动。那一刻,我手捧奥组委颁发的证书站在领奖台上,发自内心的微笑,已成为百花寻梦最珍贵的历史瞬间,定格在照片上。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