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稿件:《协和医生当患者》(2012年4月2日23版,北京协和医院亲身体验就医的辛苦和艰难,有利于在工作中调整自己的态度,尽可能地给患者以心理慰藉。良性互动推动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后续反馈:向医院反映看病难的,大多数是需要经常看病的慢性病患者。不少患者习惯于一大早到医院看病,他们认为,当天看完医生,当天就可以做检查,省得再多跑一趟了。其实这些看法是片面的,慢病患者就医要学会找窍门。
看慢病一般要跑两趟以上。其实,对于新发疾病,且不是严重的急性病的话,第一次看病往往是为了明确病因。大多数医院全天都可以进行抽血、心电图、拍片和B超等常规检查,除了血液和尿粪常规等少数检查当天可以出报告,诸其他大部分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脂、癌标志物、细菌和病毒检测等,很少能在当天就出结果。所以,一般看病至少要去两次以上,首诊适合选下午。
有些患者认为,专家只有在上午和上班时间看门诊。其实不然,医院在安排医生坐诊时间时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有些专家上午要查房或手术,下午反而有时间坐诊。还有不少专家周一至周五没有时间出诊,会选择在周末出诊。
看慢病首选基层医院。对许多常见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例,如果疾病控制得比较理想,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选择区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定期复查和配药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到三级甲等医院排长队、挂专家号。
对于突发严重外伤或急症患者来说,应该选择就近医院抢救。对于疑难杂症或者重危疾病患者而言,在选择医院时则不仅要考虑医院的规模,更要特别关注医院的医疗特色。
看慢病要学分辨信息。有些患者习惯于通过网络搜索医生,在网络上搜索出的医生及医院信息,一定要注意信息来源,不要轻信虚假宣传。一些因为轻信虚假宣传,迷信所谓“特效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患者。以慢性乙肝为例,“一周治愈乙肝”、“保证转阴”等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对于乙肝在内的许多慢性病的治疗,并没有捷径可走。患者在选择时,一定要理性思考,选择正规、科学的疗法。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