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见闻:
两把椅子、一沓小条、一个小本。从人满为患的走廊一路挤过来,刚一走进谌贻璞主任的诊室,这三件东西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为何要准备两把椅子呢?正当记者困惑不解之时,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太太在女儿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进了诊室。
“您请坐!”谌贻璞一边和患者打着招呼,一边指着另一把空椅子对她的女儿说,“您也坐这儿。”
“我知道挂号不容易,很早就起床排队,站了一大早了,让家属也休息休息。”谌贻璞笑着对记者解释说。
“您哪里不舒服?”谌贻璞接着问患者。“腰总疼。”老人边说边伸出一只手指着自己的腰,“尿急,晚上还总起夜。”
“哦,那您先做个检查,看看禁水12小时尿渗透压的情况。”谌贻璞微笑着对老人说。
“禁水……尿……渗透压……”老人皱了皱眉,颇为不解地问道,“大夫,这个怎么查啊?要抽血不?”
看到老人不太理解,谌贻璞迅速从桌上的一沓小条中取出一张,对老人的女儿说,“这是化验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排空膀胱再留尿’这点很重要,我在下面画上了线。”
“大夫,我这病严重吗?”临走前,老人紧握着谌贻璞的手,惴惴不安地问道。“别担心,等化验结果出来了我再给您瞧。”谌教授微笑地说道。看着医生轻松的表情,老人也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
等患者离开后,谌贻璞马上在小本上快速写下患者的姓名、病情等等。“这样患者下次再来看病,我就能马上记起来了,给自己提个醒。”谌贻璞笑着对记者说。
受访专家:
谌贻璞: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席专家。原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副会长、亚太地区肾脏病学会理事;北京医学会监事,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及肾脏病专科医师分会会长。
擅长治疗:原、继发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及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肾病是可控的,肾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关系紧密,“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的锐增及由它们继发的肾脏病日益增多就是明证。因此,有人说上述肾病是“富贵病”的产物。而预防上述肾病,就必须调整生活方式,早期防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
肾病综合征 辨清基础病
门诊现场: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性一瘸一拐地走进诊室,即便穿着裤子,也能明显看出左腿比右腿粗。“大夫,我得糖尿病四年了,前两年得的肾炎,跑了很多医院,吃了很多药,可效果总不好。”
谌贻璞:肾病综合征治疗前一定要先辨清导致肾病综合征的基础肾脏病,基础疾病不同,治疗方案就十分不同。
这位患者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要首先考虑膜性肾病,而患者又罹患糖尿病五、六年,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并不知晓,所以患病时间可能更长。另外,双下肢水肿两腿粗细不一致,有可能在粗侧下肢的静脉形成了血栓。
尿急加尿痛 或神经衰弱
门诊现场:“谌主任,您说我可怎么办啊!”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皱着眉,一进门便哀怨地说道,“我现在尿急尿频,半个小时就得去趟厕所,什么也干不了了,现在又尿痛,整夜失眠,您可要救救我啊。”
谌贻璞:是否真的尿频、尿急及尿痛,一定询问详情。泌尿系感染时有时还未到厕所就已尿裤子里了,而尿量不多,排尿疼痛。
这位患者虽然也说自己是“尿频”“尿急”“尿痛”,但实际上达不到诊断标准,尿化验也正常,所以不是泌尿系感染。她现在的病很可能是“无菌性尿道综合症”,尤其容易发生在神经衰弱、失眠患者,需要加强心理辅导治疗。
重视验小便 留前洗下身
门诊现场:“我去了好几家医院,化验了好多次尿,可每次的结果都不同,有的差距还挺大,您是专家,您说这是怎么回事啊?”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女性不解地问道。
谌贻璞:在判断肾脏病上,尿常规化验很重要,必须从留尿方法及化验方法两方面注意。女性患者留尿前必须清洗下身,在清洗结束就及时留取中段尿标本,然后在两小时内送到医院检验科化验。女性如果不清洗下身,白带容易混入,造成假性蛋白尿和假性白细胞尿。
即使试纸法检验尿潜血阳性的,我们都会重新留尿,再用传统的离心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来核实,完善检查。
中西医治肾 要因病而异
门诊现场: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手里拎着一大包中药,往桌上一放,说道:“大夫,我前两年得的肾衰,吃了好多中药,什么冬虫夏草,人参鹿茸,钱没少花,可就是没效果。”
谌贻璞:在治疗肾病方面,中西医可谓相辅相成,并不对立。但是在具体治疗时也要因病而异,根据不同的肾脏病及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大部分的肾脏病采用西医治疗疗效相对较好,而某些肾脏病、尤其已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则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帮助调理全身,并帮助排出尿毒素等。此外,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中药材。
记者手记:
每次门诊,谌贻璞教授都会嘱咐自己的助手,要尽量多安排些新患者,这样做并非是厚此薄彼。“看肾病关键难在诊断,只要患者头几次就诊时明确诊断,定出治疗方案,那么后续治疗完全可以由其他门诊医生来完成。”谌贻璞解释说。
“我知道挂个专家号不容易,天不亮就要起床,所以,只要条件允许,我还是尽可能多看些新患者,帮他们把病诊断准确。”谌教授补充说道。
为了能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谌贻璞特别重视对患者小便的化验,为此,他还专门准备一沓纸条,给患者发一张,告诉患者该如何留尿,如何进行化验。
“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多此一举,患者还不知道怎么留尿吗?但以我的临床经验,很多患者还真的不会。”谌教授介绍说,一旦化验结果失真,不能正确反映患者身体状况,医生很容易出现误诊,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小的纸条,很有必要!”谌贻璞说道。
为了准确诊断,看肾病的患者绝大部分都需要进行各种检查,谌教授总是提前安排他们早上先把检查做好,“这样看病时就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做诊断了,既提高了看病的效率,也为患者节省了时间,同时还能多看几个患者。”谌教授解释说。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