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近日,健康时报联合北京友谊医院主办了一场生动的健康心理讲座,特聘北方交通大学心理咨询师鲁小华主讲。专家简介:鲁小华,现师从樊富珉教授学习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有多年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与咨询经验。
编者按:家是每当疲倦、遇挫、难过的时候可以躲避风雨的港湾,同时家也有可能是造成伤害最大的地方。人们在婚姻中体验着极度的爱,也体验着极度的恨。在这场心灵之旅中鲁小华帮您发现婚姻中并不是只有你和他(她),还有你和他(她)的影子。
“妈妈做好了一块饼干,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绝对不能吃这块饼干!’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怎么做呢。”鲁小华以一个小问题开始了自己的讲座,听众们争相回答,答案五花八门。
第一种回答:“可能这饼干是要给弟弟留着的,吃了妈妈会生气。”
反映模式:顺从,易为别人牺牲自己。
这种模式的人容易把别人看作权威,在家庭中,容易把自己变成对方的附属。很多女性都很困惑,为什么我对男朋友、丈夫百依百顺,反而越来越得不到他的尊重?反而他们跑得越来越快?
鲁小华说,这种类型的人认为屈从别人可拥有一段关系,“你是主人,我为你服务”,如果他们不做些什么,这段关系就没有了。而对方承受不了被塑造的这种角色。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舞台剧,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演员,而不愿意按照别人的剧本表演。
第二种回答:“我只吃几块,到时候表现好一点,妈妈其实不会生气。”
反映模式:能动,满足别人满足自己。
这种模式的人比较追求完美,他们往往以自己的魅力来影响周围的人们,既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满足他人的要求。鲁小华解释,这种人在一段关系中,可以做到不卑不亢,不过分苛责自己,也不过分压迫别人。这种模式产生的关系比较稳定。
第三种回答:“哈,我想吃就吃,管妈妈生气不生气!”
反映模式:反抗,拒绝别人反抗权威。
这种人往往喜欢反抗权威,疏离社会,将他人从自己身边推开。他们在婚姻中会表现得像小刺猬一样,往往只会考虑自己的感受。比如一对夫妻经常吵架,男人认为女人变化多端,女人认为男人自私自利,他们显然都没有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而是在自己心目中给对方树立了一个形象,并且把这个形象强加到对方头上,互相不理解。
鲁小华解释,很多时候,人们在婚姻中,并不仅仅是夫妻双方的相处,常常还夹杂着双方父母的影子。要想脱离这种家族造成的性格,鲁小华建议把事情分成三部分: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对于老天的事,我们只能接纳,对于他人的事,我们最好适应,而对于自己的事,可以尝试着去改变,不要把自己对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自己的家庭里来。
其实痛苦不来源于婚姻关系,而来源于自身,当你试着了解自己和配偶的过去,珍惜并改变现在,就会有个幸福的未来。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