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循经取穴胶布疗法》2005年出版,薄薄一本,却涵盖了于若木先生毕生中医实践的精华。于若木,是著名营养学家,陈云同志的夫人。前不久,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龚永泉偶翻此书,当即爱不释手,逐提笔写成《推介循经取穴胶布疗法》寄给本报,现将《推介》全文刊发,节选于老原书部分内容,配上网友评论刊出,望能对大家健康有所帮助,这也是于老编撰本书的最大目的。也希望更多的读者把您看到的好书、好的养生保健经验与我们分享。邮箱地址见头版版底。
在朋友家看到一册于若木著的《循经取穴胶布疗法》,以前只知她是位知名的营养学专家,而这本书却一脚跨进了医学界,引起我的惊奇。朋友说,这本书已成了他家的“家庭医生”,家人一偶感身体不适,总要查询该书,照图贴粘,往往是足不出户,就缓解了症状。
于老经历过延安的艰苦岁月,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她就随陋就简,学会了注射和一些中医经络知识,探索循经取穴治病的方法。几十年来逐渐摸索出了这个疗法:“有一次做了手术,为了加快伤口愈合,术后通过胶布疗法很有效果。有时候,我夜里没睡好,白天发困乏力,我又用胶布疗法,很快就有精神了。”
一次外出,车上的一位女同志咳嗽不止,于老就主动对她说:“我来帮你治一治。”就从随身包里取出剪成小块的伤湿止痛膏胶布,选择了手、腕、胳膊上几处穴位,贴了起来,不一会儿,果然止咳了。该女士左手指受过伤,经常疼痛,曾在医院治疗,还是不能痊愈。于老知道后,又在她手心、手背的劳宫穴(轻握拳头,中指指向手心处即是)和手指甲以下的手面上均粘贴胶布,只贴了一次,手指就能够活动了。经三次治疗,竟然痊愈了。十多年时间,于老积累了上万例的治疗实践,有的甚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
于老说,将会把疗法的原理和治疗经验编撰出来,能够对普通的工薪阶层、偏僻农村的农民、驻守边关的解放军战士治疗常见病有所裨益;即使是身居领导层、管理层的人士,也有益于他们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把健康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就将感到十分欣慰。”该书2005年出版,其时于老86岁,“发已千茎白,心犹一寸丹”,这是革命老人的一片心意啊!
该疗法利用胶布所含的中药成分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它与针灸、艾灸、按摩、刮痧、拔火罐等疗法同出一案,是中医“内病外治”家族的新成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教授在序言中称:“这是对中医经络医学的又一开拓应用,是于若木先生对我国现代传统医学的发展。此疗法简单、方便、价廉、灵验,意义重大,值得庆贺。”
书中介绍的常见病治疗法有29种,使用的胶布,如伤湿止痛膏、云南白药膏、通络祛痛膏均可。粘贴穴位后可用力点压,以激活穴位,使药性尽快发生作用,胶布最长不超过24小时即可更换。当然,该疗法也有禁忌:皮肤过敏者、孕妇、婴幼儿、皮肤病患者以及一些急重症病人慎用。
记者睡眠不好,当晚按照书中介绍粘贴了十宣穴和神门穴,果然睡了个好觉!因此迫不及待地向大家推荐此疗法。于老在后记中写道:“一是欢迎你们运用这个方法治病,尽快恢复健康;二是希望大家深入学习中医、经络学知识,争取有所发现和完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使胶布疗法再有创新。”让我们共同努力。
《循经取穴胶布疗法》节选
用伤湿止痛膏粘贴人体经络和穴位,利用药膏内含的中药成分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扶正祛邪,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本方法:一厘米的小方块胶布,10~12小时取下,隔一天按原穴位再贴一二次。三次康复。粘贴穴位举例:
头痛:印堂、太阳、合谷、劳宫、神门、涌泉、足三里。
咽炎:合谷、鱼际、天突、大椎。
鼻炎:印堂、迎香、内关、大抒、风门。
牙痛:颊车、印堂、合谷、劳宫、十宣、手上牙痛反射区。
肩背痛:风门、风池、昆仑、肩井、肩隅。
腰痛:命门、肾俞、大肠俞。五次。
膝痛:血海、梁丘、足三里、委中、承山、窦鼻。
前列腺炎:印堂、气海、关元、肾俞、三阴交、涌泉、足三里、血海、小指三道缝下。
便秘:热水泡脚后,涌泉、照海、脚底1/4近后跟处长条。
注意事项:胶布不可“走气”,七天疗程后要中断两三天,以免产生“穴位疲劳”。选穴宜精、宜少、不宜多。
《循经取穴胶布疗法》 于若木 中国社会出版社
网上评论:
■这一年多工作压力大,时有便秘,加上自己阴虚火旺,脾胃功能也差,真气推动就更不行,如厕等于痛苦!照这本书,先用热水泡脚15~30分钟,再把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云南白药膏等其中一种剪成1×1cm胶布贴于涌泉、照海,再剪1×6cm胶布贴于足底处,贴10小时,再进行揉按。约30分钟后就有便意了,如厕后惊奇地发现,自己这个肠燥津干的人,大便竟湿润了,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湿润的。
■中午液输完,牙痛未止,晚上痛仍不止。用棉球蘸牙痛水,弄了一阵,效果不大,口水倒吐了无数。忽又记起年前去北京开会,会上发了一本于若木专家著的《循经取穴胶布疗法》,上面有治牙痛的穴位胶布疗法,忙找出对号入座。取的穴位是:颊车穴、印堂穴、合谷穴、劳宫穴、十宣穴、牙痛穴。按于专家的介绍,一般此法用到三次后,都有明显效果。何不用来一试?一家人开始忙了起来,儿子忙从楼下药店买来伤湿止痛膏,老婆找来剪子,照书做了起来。脸上、手上的几个穴位很快贴完了,关键是十宣穴十个指头,得一条一条地把指尖缠起来。完了,我像一个伤员,两眉间是胶布,下颌处是胶布,手心手背指尖上是胶布。而后忍痛入睡,后半夜,竟然慢慢地睡着了。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