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跟专家学刮痧

2011-05-26 21:58:09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主讲专家:杨金生,主任医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
  擅长:中风后遗症、帕金森氏综合征、老年性痴呆以及采用刮痧、拔罐等方法治疗颈、肩、腰、腿、骨关节疼痛等疾病。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精彩语录:
  ■刮痧作为保健,什么人都可以刮,隔着衣服可以刮,夫妻两个对刮,感情越刮越好。
  ■枕头要枕在脖子上,古代皇帝的枕头很窄很矮,两口子各枕各的。咱们现在是大枕头,又高又厚,整个都枕在后脑勺这儿,整个脖子都是硬的。
  编者按:刮痧是遵循经脉运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像梳子、搪瓷杯盖子你都可以用来刮痧,简单易操作,近日的“相约北京——中医针灸展”上著名专家杨金生教你如何在家自行做刮痧保健。
  刮痧小技巧:手拿刮板,刮板前进的方向跟皮肤的角度成45°或者更小,越平刮起来越舒服,不要去铲。要顺着血液循环的方向刮,不得来回刮。每次刮3~5个部位为宜,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半小时。力道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效果,轻刺激是“补”,强刺激是“泻”,一般人不知自己体质是实是虚,拿捏不准该补该泻,就保持力道平均,这叫“平补平泻”。第一次刮完等3~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精神不振
  百会+太阳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方法:头部刮痧有三种方法,第一,把梳子由前发际从前向后梳,毛泽东就是这样刮的,早晨一梳脑子就清醒了;第二,由头正中间,向各个方向刮,以百会为中心,全头放松刮;第三,头正中向前刮,头正中向后刮,头两侧太阳穴向后刮。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有利增强记忆力。
  提示:没事就刮一刮或揉一揉,但力度要轻。
  颈肩疼痛
  风池+肩井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头一低脑后的两个坑就是这个穴位;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方法:风池从上向下贴着皮肤刮,一直刮到肩井,然后沿着肩膀的方向,由里向外刮,有肉的地方三十下,没肉的地方就二十下。
  提示:用手腕调整角度,前臂做移动,带动刮痧板刮拭。
  咳嗽气喘
  天突+膻中
  天突穴:颈前正中线,胸骨中央凹陷处。膻中穴:胸部正中两乳间。
  方法:沿正中一条线,由上向下刮。也可顺着肋间隙刮,用棱角侧着由里向外刮,一般刮十次到二十次,刮得胸部有点潮红就可以了。
  提示:乳头乳晕及乳部不明原因肿块禁刮。
  消化不好
  中脘+天枢
  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指宽。天枢穴:脐中旁开2指宽。
  方法:腹部肌肉走形是由上向下,血管也是这样走,有人为了减肥由里向外刮,越刮肉越松,腹部的刮拭也应由上向下。
  提示:排便功能差就在肚脐以下刮,有些女同志痛经也刮下腹部。
  补血养肝
  血海+三阴交
  血海穴:屈膝,用掌心盖住膝盖骨,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肉最多的地方;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4指。
  方法:由下肢内侧血海穴一直刮至三阴交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形成为止。常刮三阴交能够起到补血养肝的目的。
  提示:下肢刮痧先刮外侧,由上向下,再刮后侧(膀胱经的位置),然后再刮内侧。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