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治糖尿病中西医合力

2011-03-17 04:31:48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受访专家:

  胡仁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内分泌糖尿病究所所长。

  肖新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孔令誉,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孔伯华医馆医生。

  杨国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夏诚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编者按:一位山东大爷打来电话说:“我有糖尿病,就信中医,北京哪个中医看得好啊?”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候诊区,一位有十几年糖尿病史的阿姨悄悄地问:“中医能治糖尿病吗?”面对不同的观点和困惑,本期我们请中西医专家说说自己眼中的糖尿病治疗观。

  一个叫病 一个叫症

  除了先天遗传的因素之外,西医认为糖尿病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健康,比如饮食、运动不合理以及肥胖等导致的胰岛功能缺陷(包括胰岛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使血糖控制出现问题,导致体内的糖分代谢异常,长期如此便产生了糖尿病。

  而传统中医把糖尿病叫做消渴症,分为上、中、下消。上消是肺中燥热,喝多少水都不解渴,中消是胃中有火,吃多少饭都会消瘦,下消表现为肾阴亏虚,尿多且有白泡沫,这些就是典型的“三多一少”。现代中医则开始按照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辨证治疗。

  总之,消渴症因“渴”而消瘦,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但现在所讲的糖尿病,有些人有这些症状,有些人没有,主要还是高血糖及其引发的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等并发症,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中医习惯上将小血管叫脉络,将大血管叫经络。因此,糖尿病的主要损害体现在脉络上。

  一种“仆人” 一种“管家”

  西医控制糖尿病就是以西药(降糖药和胰岛素)为主,通过使用药物恢复患者的胰岛功能,减少胰岛素抵抗,使血糖达到正常值。但这样就好比是家中仆人干活,主人指哪儿收拾哪儿,其余的就不管也管不了了。

  与西医一样,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前提仍然是控制好血糖,但不同的是,中医会配合活血化淤、清热解毒以及益气养阴的中药来治疗。通常,中医会从整体上把控哪些地方是患者的短板,及时查漏补缺,就像一个主事的管家,对家里的大事小情进行统筹和调整。

  中医很重视辨证治疗,比如,对于口渴多饮的上消患者,多用消渴方,以健脾祛湿;对于消食善饥的中消患者,多用玉女煎,祛湿化痰,活血通络;对于多尿的下消患者,多用六味地黄丸,及利湿泻浊、活血通络的药物。

  一个身体“烦” 一个心里“烦”

  糖药、胰岛素的降糖效果明显,见效快,尤其是对于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效果显著。但是,患者的某些症状可能得不到有效缓解。比如有些患者发现,强制压下血糖指标以后,反而会发生许多不适,如腹胀、乏力、口苦、便秘等。因为指标达标并不代表着所有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全都正常了,没有别的问题了。

  中医对糖尿病患者的调理不仅可以改善其不适症状,缓解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中药有控制血压、血脂的效果。但中药治疗糖尿病仍处于研究阶段,且中药的降糖效果很慢,这点让不少患者心里比较烦。

  因此,处于糖尿病早期,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可选择中医治疗,而西医治疗是适合所有的糖尿病患者。

  一人计短 两人计长

  糖尿病患者选择西医也好,中医也罢,控制血糖是一个不变的基本原则,而且双方都认可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想短期解决是不现实的。

  俗话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从长期效果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是患者不错的选择,要注意的是,两头兼顾不是盲目求医。在看第二位医生时,一定说明自己之前的治疗过程和正在服用的药物,以防中药和西药冲突。而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别一上来就停药,因为中药治疗需要时间,可在医生指导下慢慢减量。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