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一天,我有个朋友很兴奋地对我说:“王院长,我用您的方法让我几个睡眠障碍的朋友能睡着了。”
我听了一愣,啥方法?我马上想起来了,是我前不久告诉他的一个“绝招”。
这得从很多年前说起。我四十岁出头时,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可能得了现在说的焦虑症。但主要症状表现在胃肠道上,也就是总是腹泻,老往厕所跑,这叫做肠易激综合征,是焦虑症的一个典型躯干病。
当时,我隐约记得地西泮有抗焦虑作用,所以我就服用地西泮,好像有点效果。后来,参会遇到301医院南楼消化科知名专家王孟薇教授,我把我的情况一说,她说,“你用药的方向是对的,推荐你服用黛力新。”我找到这个药,一看说明书,原来是一种抑郁和精神双重调节的药。怎么拉肚子要服用治精神疾病的药?但是我还是听了王教授的话吃了药,结果第二天早上,一觉睡到近8点才醒来。
现在看一点不奇怪,焦虑的表现之一就是睡眠不好。所以在一次聚餐时,我跟大家闲聊时说到这件事。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过了不久,上次聚餐的一个朋友就给我报喜,说,“王院长,我用你那个药一次就把我妈20年的失眠治好了!”我当时听了都愣住了。
后来我了解了睡眠障碍,了解了抑郁症,再回过头看,有这个效果很正常。但在当时,感觉还真有点神。后来我琢磨,除了药效外,心理暗示可能对疗效更重要,因为他对他母亲介绍这个药的过程就充满了神奇的味道。
后来,我也逐渐了解到,不管是黛力新还是类似的药,治疗机制都是增加大脑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当这些递质升高后,失眠、不良情绪以及一些躯体不适症状都会得到改善。
其实,增加大脑多巴胺的非药物治疗的一个捷径,就是运动。遗憾的是,不是所有人运动后多巴胺会分泌增加。
有了之前的经验,我逢机会就给别人分享这个故事。有一次,又是一桌人,我讲完这个故事,大家都很开心,但突然发现坐在我对面的一个女士,用很严肃的眼神盯着我。她说,“王院长,你说得太轻松了,你知道吗?睡不着觉,想死的心都有!”这一说,倒一下把我给镇住了,大家全都把脸转向了我,气氛一下变得有些紧张。我停了停对她说,“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睡不着觉,会死吗?”“那倒不会。”这位女士被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措手不及。我马上接着说,“不会死你还在乎什么,睡不着就睡不着呗,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这就是心理医生常用的宝典“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听完,大家都开怀大笑起来,那位女士的脸上也有了顿悟和释然的表情。
后来, 我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权威人士们的认同。睡眠障碍专家俞梦孙院士告诉我,睡眠障碍治疗的首要方法,就是患者要自己能放下。真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
现在把故事转回来,我的那个朋友就是用“请问!睡不着,你会立刻死吗?”如此疗法,跨洋救治了他的睡眠障碍的朋友。简单有效的法宝就是放下。放下其实不但对纠正睡眠障碍有效,对抑郁症也有效,对我们整个人生困境都有效。
摘编自《不许生病》,科学出版社出版,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小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