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0年04月21日> 总第1690期 > 14 > 新闻内容
哈尔滨“1传 36 ”再升级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1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2020年4月17日03版文章《1传36:哈尔滨疫情防控是如何失守的?》,引发读者热议。事实上,截至4月19日24时,哈尔滨聚集性感染疫情传染链条上的感染人数已增至57人,升级为“1传56”,集齐了境外输入、家庭聚集性传播、医院交叉感染和跨省传播多种类型。
严查!18人被追责问责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4月17日下发通报,对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该通报指出,给予哈尔滨市副市长、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副总指挥陈远飞政务记过处分;给予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傅松滨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
给予哈尔滨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丁凤姝(2020年4月15日刚被任命为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给予道外区副区长赵琪政务记过处分。
另外,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名领导及医护人员被处分,其中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院长徐勇被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
着急!防控得再自觉一点、严格一点
网友“li”:不要分什么疫情严重不严重国家回来的,都要集中隔离。为啥要回到家中隔离,要知道搭乘电梯、通过同楼的下水道等也有可能传染。
网友“加州宾馆”:现在的病例基本都是境外输入或关联病例,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非中国籍人员入境,中国籍入境人员应一律集中隔离和进行两次核酸检测。
网友“蓝蓝的夜”:依我看,问题主要出在几次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准确度上。如果准确,就不会有这么多感染,所以应从检测首发、试剂灵敏度等方面入手,查找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网友“xsl”:大家一定要谨慎防范,现在大范围传播的都是因为聚餐,这还不值得警醒吗?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网友“包容淡泊感恩”:哈尔滨要大力度堵死入境人员传播新冠病毒,要措施到位,一定要控制住,全国现在数黑龙江和广东危险,这两个地方一定要严防,严防,再严防!
网友“开心”:很多地方大多数人都认为清零没事了,有些菜市场、超市等地方有人专门负责测温和扫健康码,其实都是形同虚设,出出进进根本没人管,每天去菜市都是看到守在那里的人低头玩手机。
网友“我是谁”:以后抗体和核酸检测应该同时进行,这样可以发现那些既往感染的人,也许他感染后恢复了,携带病毒量低,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是抗体检测往往可以发现。
网友“牧虾仁”:很多人害怕“集中隔离”,不知道的还以为“集中隔离”像集中营似的,就想办法逃避隔离。应把“集中隔离”的说法改为“单独隔离”,其实到隔离酒店都是一人一屋,不能用中央空调,更安全。
网友“长弓长”:全国应该一盘棋,执行一个标准,不能有这边松那边紧的情况,否则可能会出现新的类似情况。
提醒!尽量集中隔离、少聚餐、防院感
“1传36”事件的发生,说明我们在防控方面还有一些漏洞,本应该“集中隔离”却“居家隔离”;多人聚餐导致传播范围更广;院内感染的发生也在提示院感还需警惕。
三种隔离有差别
居家隔离:每天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在居住地进行隔离,不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
未出现症状的,观察期满2周即可解除观察。规定所有与证实患有病者有家居接触的人士,必须留在家中接受隔离的家居治理。
医学隔离:一般是甲等流行传染病规范的监测、做好人员个人防护,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方法。
对疑似病例完全与外界隔离,只有专职的医务人员进入消毒后方可入内,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集中隔离:一般以社区为单位,在集中隔离点,观察对象独立居住,避免与其他密集接触者的接触。
隔离期间,不得离开指定的集中隔离场所,除指定的医护管理人员之外,不得与任何人接触。
健康时报记者董颖钰
聚餐有三防护原则
简单说来就是戴口罩、相隔1米、减少交流。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曾提醒:排队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减少交流,与相邻的顾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排队时打喷嚏的话,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臂遮挡。取餐时,应避免用手直接触碰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付款尽量选二维码等非直接接触电子付款的方式,减少使用现金结算;就餐前,选择表面清洁的桌椅且靠近门窗等通风较好的位置就坐。要注意手卫生,可用洗手液在流水状态下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液揉搓双手。
用餐过程中,需摘下口罩时,保持口罩内侧清洁。避免面对面就坐,可选择同向而坐,且相隔1米以上。尽量缩短就餐时间,减少同行人员之间的交流。如餐厅就餐人员较多,应打包带走。就餐结束后,应立刻离开餐厅,减少在餐厅的逗留时间。
健康时报记者任 璇
防院感首先改造流程
对于院感,上海市一三甲医院感染科李主任曾提醒,医院必须重视院感的问题,将病人按照传播途径给予隔离,做好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接触患者的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和家属)都需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取消全部探视,切断因人员频繁流动和密切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广东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医疗救治组副组长刘冠贤曾表示,院感防控首先是改造流程,杜绝误诊、漏诊。前移预检分诊关口,指导佩戴口罩、体温监测、流行病学史询问做到“一个不漏”;就诊路线重新规划,分区就诊,做到路线、通道、人员不交叉。普通门急诊接诊医生重点落实首诊负责制、医患双签名制,发热门诊重点强化留观患者规范管理和提升筛查效率,所有诊疗环节加强甄别新冠肺炎患者,确保不发生误诊、漏诊。
健康时报记者孔天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