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20日> 总第1635期 > 11 > 新闻内容
日本为啥没有体重秤?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0日  查看次数:  
  日本为啥没有体重秤?
在神户,和当地朋友一起去泡了温泉。泡完温泉出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化妆间可供使用。镜子面前摆着吹风机、棉签和各种护肤品,但却没有我想找的东西:体重秤。在中国的澡堂,体重秤是标配,在这个温泉酒店,却不见踪影。
过去的一个月,有一半的时间我住在酒店里。以我的消费水平能够住的当然都是中低档酒店,这些酒店分布在不同城市,空间虽小,设施齐全,但是无一例外都没有体重秤。
在地铁上偶尔也会遇见胖子,但是总体上看,日本人都偏瘦。根据2013年的媒体数据,日本男性要比中国男性轻3.7公斤。
中国男性在饭局上不但喝酒多,吃得也更多。在居酒屋,我通常是最能吃的一个。有一天晚上,我点了烤肉、毛豆,还有一道菜因为日语菜单没看明白,端上来才知道是一种炒面,于是又加了一份烤肉。
隔壁坐着的日本老兄睁大了眼睛。我能感受到他复杂的感情,有点鄙视,也有点羡慕,更多的可能是震惊,他人生中可能都没这么大吃大喝过。
吃得节制,无疑是日本人偏瘦的最主要原因。他们从小在学校吃的“营养午餐”,成年后常吃的“定食”(套餐),营养是均衡,但是却从来不是“饱足”。有国内朋友到日本考察,回国后说吃得非常好,但是没有一餐吃饱过,短短两周,他就瘦了一点。这样看来,由于长期的“节制”,日本人的胃恐怕普遍比中国人要小一点。
有时候忙,我会在便利店对付晚餐。一份三文鱼、一份秋刀鱼、一个蔬菜沙拉,这对我已是减肥晚餐了,但结账的时候,店员非常自然地递给我两双一次性筷子。在她看来,这就是两个人的量了。我注意到坐在旁边默默吃泡面的老人,是那种小碗儿童装。
我常去公园跑步。大阪淀川河边公园5公里长,有十几个棒球场和三个足球场。打棒球的孩子很多,即便是“野球”,他们训练起来也一丝不苟,比赛前相互鞠躬,行礼如仪。
体育在日本已经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个人抵抗工作压力和人生孤独的一个出口。多数人从小学开始就会选择一项运动来“锻炼意志”,观看体育比赛成为中产阶层的家庭娱乐方式,这对培养年轻人的运动习惯非常有利。
而且,即便你不热爱任何一种运动,如果生活在东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运动”也会找上你。东京人出行几乎全都靠地铁,上班族清一色的深色皮鞋、裤子和白色衬衣,但是他们行走的速度却接近于奔跑,远远超过上海和深圳的上班族。
这就像一场新型的“竞走”。对一般家庭而言,即便是过好“平常的生活”,能量消耗都是惊人的。中国旅行者常惊叹于日式生活的精致,却很少去注意这种精致背后努力生活的辛勤和付出。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第915期,张丰/文
医生也怕遇到“胖”患者
前段时间上手术台,一台2小时完全可以搞定的手术,整整做了4个多小时。你以为是病情太复杂?错!只因为这个患者是个“胖子”。
常规开腹,打开,最后开腹膜,牙镊一夹,止血钳一夹,用22号片刀划一小口,止血钳夹住腹膜再换电刀就开了。
然而,胖子的开腹,如果按正常人那样用电刀,多半都脂肪液化;为了少用电刀,一边拿手术刀在脂肪里划,一边拿纱布按,手套上都是油,血都很少出,油多到纱布都能拧出来。
进腹后就该探查了。肥胖患者开腹后,血管都找不到,满眼都是脂肪;腹壁太厚,除了主刀,其他人啥都看不到。
除了外科医生,麻醉医生也很害怕遇到肥胖的病人。全身麻醉时,肥胖的人因为脖子粗短、舌体肥大、颈椎活动受限,通常都是气管插管的“困难户”,这类患者出现插管及呼吸道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比普通人大,有的需要配合麻醉医生完成清醒下插管(即先插管后全麻)。
而且,不少肥胖患者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类患者通常都有慢性缺氧、认知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心室肥厚、心律失常等疾病,在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刺激下,还可能加重病情。
此外,当特殊病情需要行动脉或深静脉穿刺时,肥胖患者的血管穿刺成功率会降低。而“半身”麻醉时,肥胖患者的腰椎的弯曲度降低,腰背部脂肪层增厚,使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此外,导管移位、导管脱出的几率也会增大。
给“胖子”做手术,暴露不容易,组织比较脆,容易渗血。各个器官都可能脂肪化,比如说脂肪肝,脂肪胰腺,所以这个手术很难暴露。此外,大量的脂肪会使肚子里容易感染,切口长不起来。这种病人往往还伴有糖尿病,如果很胖的话,心肺功能都会受到限制。
摘自微信公众号:海上柳叶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主任姜小清/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