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养蚊子的人
健康时报记者  董颖钰  中国卫生画报  陈 浩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政策咨询委员会(MPAC)成员、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高琪教授正在工作。中国卫生画报陈 浩摄
炎炎夏日,人们最怕的就是蚊子。
车库里、树荫下、湖水旁……稍不留神就会被它们咬上一个红红的包,防不胜防。
但是,这种看似不招人待见的物种,却有一群人专门给它们“好吃好喝好住”,
他们,就是专门养蚊子的人。



这里养蚊子的水质堪比纯净水
在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的蚊虫饲养室,有成百上千只不同品种的蚊子生活在这里。
“在我们的实验室里,蚊子生活在温度27℃(±2℃),湿度75%(±5~10%),拥有一定光照强度的空间里。”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室主任医师周华云介绍,他们通过饲养蚊子来研究蚊子传播的一些疾病,开展相关防治。“一旦有国外输入的蚊传疾病出现,我们就会在当地进行媒介蚊种的调查、控制以及消杀。此外,我们还会开展蚊子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持效性等方面的研究。
在实验室里,放置着很多架子,一层层的,这里就是养蚊子的场所。
    每一层的架子上都放置着许多塑料盘,工作人员在塑料盘子里放上水,然后把蚊虫的卵放到水里,过不了多久,幼虫就会孵出来了。
    蚊虫有卵、幼虫、蛹、成蚊四个阶段,除了成蚊之外,前三个阶段的蚊子其实都是生活在水里的。
   “因此,养蚊子对水质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在我们研究所里,有一台专门处理养蚊水的过滤仪器,用这台过滤器过滤出来的水比纯净水的级别还高。”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高琪告诉记者。
    当蚊子的幼虫孵出来之后,就可以开始为小家伙们加饲料了。
   “我们会选择一些动物肝脏,比如兔子或猪的肝脏,煮熟后磨成粉,再加入酵母粉做成混合饲料,喂养给幼虫。此外,观赏鱼饲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周华云介绍。
    蚊子的幼虫需要经过四次蜕皮才能化蛹,蛹是不需要吃东西的。
    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会用特制的吸管把蛹吸出来,然后放在蚊笼里面,等过一两天之后,蛹就会羽化为我们常见的成蚊了。
    成蚊分为雌蚊和雄蚊,雄蚊不会叮人,也不传播疾病。叮人的是雌蚊,因为雌蚊繁殖后代需要吸血。
    那么在接触不到人群的实验室里,成年雌蚊靠什么维持生命繁殖后代呢?
“在实验室里,如果不想让雌蚊产卵,我们会喂一些葡萄糖水;如果需要让雌蚊产卵,繁殖下一代,我们就给蚊子喂一些小白鼠的血。”周华云接着介绍道,如果在野外,成蚊一般以露水、植物汁液等维持生命,雌蚊则也可以通过吸食家畜、野生动物的血来补充营养,当然,还有人血。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注意到,在这个专门养蚊子的实验室里面,每个蚊笼里的成蚊密度是不同的,如果是30×20×25cm的蚊笼,那么里面大概会住着300~500只蚊子。
    雌蚊和雄蚊一般在飞舞过程中完成交配,雌蚊具有储精囊,在完成交配后,它们就会把精子储存在储精囊里面,这样,下次即使不再与雄蚊交配,雌蚊产出来的也是受精卵,也能够繁殖后代。 
当被问到在饲养蚊子的过程中会不会被蚊子咬,周华云笑称“这是经常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在把蛹放入蚊笼或者是给蚊子换葡萄糖水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两只蚊子偷偷溜出来,然后就会被咬到。”
不过,能够跑出来的蚊子都是用来“保种”的蚊子,是没有携带病菌的。
    全球约八十种疾病是通过蚊子传播的
“全球大概有八十种疾病都是由蚊子传播的。”周华云介绍,蚊虫是一个大家庭,全球目前大概有38个属4000种和亚种的蚊子。
在我们国家,则生存着21个属约400种蚊子。在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按蚊、库蚊和伊蚊是他们实验室主要饲养的品种。
   下转24版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