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3月15日> 总第1585期 > 12 > 新闻内容
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慧心源快乐情商学院 韩海英博士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5日  查看次数:  
慧心源快乐情商学院  韩海英博士
什么是自控力,即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
自控能力比较好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游戏各项活动中,能得到同伴和老师的欢迎,他的同伴关系也会比较和谐,
而自控能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在和其他人交往时往往会因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出现比较攻击性的行为,
比如说抢玩具、打人等行为,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同伴不受欢迎的孩子。
想让孩子从小成为一个情商高的孩子,就必须重视孩子自控力的培养。
有些家长常跟我说,我平时挺注意的,为什么效果却不好呢?这是因为,大家采用的引导可能是错误的!
错误引导
对孩子限制太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自控力要早早地培养,于是在幼儿园时期就过于强调孩子要严格遵守各种规则,比如从早上几点起床,到几点吃饭,很多细小的细节。当孩子的行为受到家长的监管压制时,很难看出孩子真实的自控力水平,而且会造成孩子之后情绪上的爆发,比如在家很乖,但在外有点小矛盾,就会情绪爆发不可收拾。
使用惩罚式教育
有的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方式主要是靠吼,严重的会使用体罚、打骂这样的方式,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方式是依赖于家长的权威的作用而进行的惩罚。通过对父母和孩子互动的一些研究发现过于依赖于权力的惩罚,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经常惩罚,或常拒绝孩子要求的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会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给娃贴上坏孩子标签
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发脾气是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于是就会给孩子贴上乱发脾气,脾气暴躁的标签,你是一个爱发脾气的坏孩子等等,这样的标签,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不好,是一个坏孩子。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孩子压制自己的情绪,却没有去倾听孩子的表达,孩子会更加没有机会去为自己去辩解。
经常指出孩子错误
有的家长跟孩子互动中常以指出孩子的错误为出发点,但很少去陪孩子共同玩耍,或去交流有意思的内容、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话孩子的自控力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孩子的心理都是趋利避害的,他会做自己容易做的,逃避困难的事情,这是孩子的一个正常的天性。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自控力要求过高的话,孩子对自己更加没有信心。
正确做法
    从孩子的心理学上有许多研究发现,从18个月也就是孩子一岁半开始,孩子已有了顺从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孩子自控能力的一个萌芽,是家长说什么孩子会愿意去做。
自控能力的培养,从早期儿童的生活节律。亲子互动的质量中体现。也是要从这些方面进行着手,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放任,也不能拔苗助长。提出过高或者过于严厉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控制要求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不仅让孩子易于接受,也能对孩子的自控教育更加合理和有效。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值得认可的地方,就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不好,更不愿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而经常被批评的孩子,他的自控能力也是比较差的,需要家长耐心地去寻找孩子的一些优点,帮助孩子一点点培养自控力,同时也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并且得到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