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 颂
“怎么人到老了,家就成了这个样子呢?”
几年前,我在做老年夫妻情感调研的时候,一位80岁左右的老人在门口拦住我,支支吾吾半天之后,如是说。
老人并不觉得自己和老伴之间出现了不可弥合的感情问题,只是感到了一种无力——
几十年相伴,该做的都做完了:婚结了,孩子也生了,一个个成家立业了,房子也买了,家里该置办的也齐全了。现在两个人都老了。
老人说,每当他看到一天里大部分时间都有气无力地蜷缩在沙发里的老伴,以及自己屋里转到屋外、这屋转到那屋无事可做的空虚,常常问自己:当初一心一意要和这个人结婚,难道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怎么人到老了,家就成了这个样子呢?
老人的话像一块块小石头砸在我心里,让我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沉重。这番话,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只说其中的一个,老年夫妻的感情重建。
两个人之所以成为夫妻是因为爱,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和核心。因婚姻产生家,家产生生活,其中就有诸如生儿育女、烧茶煮饭、洒扫清洁这类琐碎的功能性日常,这是“婚姻→家庭→生活”的逻辑。尽管这需要夫妻共同承载,但这不是婚姻的全部。
人到老年,许多家庭功能都完成了,特别是养育孩子。尽管如此,夫妻还在,家还在。那么,这个阶段的夫妻关系是什么?
我想起美国作家约翰·威尔伍德写过的一篇文章,叫“绝对的爱”。他在文章中写道:夫妻间的关系是,一个人能从另一个人身上,获得一种开放和温暖,能唤醒天性中的美和善,了解并感到自己的存在。
在威尔伍德看来,这种感情是绝对而纯粹的。尽管婚后会被各种功能性事务而掩盖,但只有等到老年,当“家务活”完成后,夫妻关系,才有可能真正回归本质。作为老年夫妻,需要调整原先的夫妻观念,回归于纯粹,重构关系。
首先,要认识到老年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身体在衰退、社会交往的脱节,不仅出现在你身上,也出现在老伴儿身上。功能性事务的完成不是一种终结,而是重塑和老伴之间感情的契机。
试着重新回顾你们的婚姻,以日记的形式,或是口述,对方记录,或是和年轻时的老同学、老战友聚会,共同回忆,拼凑出原先年轻时的美好恋爱和婚姻。
在回忆的过程中,你和老伴儿能充分认识婚姻存在的价值和美妙,珍惜彼此几十年间的不离不弃,放下不愉快,把美好的情感安住在心里,这时,生命透明无隐,像是一扇刚打开的窗户,清新的微风吹入室内,带来安宁的感觉和真实的力量,美国作者劳伦斯将此称之为“生命冲进我们”。
一起制造你们可以共同完成的事情,而不是彼此大眼瞪小眼地消磨时间。你们可以做饭、散步、出游,在共同陪伴中重新认识和欣赏彼此,从而寻找真正意义上的家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