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四门功课,依然是语文拖了后腿。细细地查看老师发下来的试卷,我发现,课本上的知识女儿掌握的很好,扣分的部分基本都集中在后面的阅读短文上。一篇文章放在那,要概括思想,要抓住重点意境,甚至要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对于以上诸多的提问,女儿好像理解的很不囹圄,常常答非所问。
看着试卷,我不由地想起很多。以往女儿做作业时,常常来向我要手机,“妈妈,这个阅读短文好难,能不能让我搜搜?”我体恤她读书的辛苦,想着与其胡乱答题,用手机搜一下答案然后加以理解和吸收也未为不可。可看着试卷的这一刻,我开始懂得,女儿并没有朝我的要求去走,相反,因为贪图捷径,女儿的很多弱点都暴露出来,其中便有读书匮乏。
于是计划寒假让女儿至少读完三本书,我要求她每天至少读书五十页,而为了避免她囫囵吞枣胡乱应付,我要求她每天把读到的故事用她自己的言语表述给我听。第一天,女儿不情不愿,对我也恨意绝绝,总觉得我占用了她上网的时间;第二天,女儿的情绪开始有舒缓,即便是为了完成任务,她至少还比较积极主动;第三天,我还没有要求她,她已经早早看完规定的页数,然后来声情并茂地讲演给我听。
就是昨天,我拿了张便利贴抄了首宋词贴在我的衣橱门上,女儿问我干什么?我回答她——学习。令我没想到的是,女儿很得意地告诉我,那首宋词她也已背下来了。这是她早先无论如何不愿干的事啊,给她讲解着含义,我忍不住畅想,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一个寒假的阅读,哪怕时间短暂,女儿肯定也会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