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1月25日> 总第1573期 > 21 > 新闻内容
“啥是佩奇”背后的爱
据微信公众号“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9),二旭妈妈/文 有删节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5日  查看次数:  
  短片《啥是佩奇》刷屏,让观者感动不已。片中农村老人李玉宝问孙子过年想要啥,孩子答:“佩奇。”
于是李玉宝开始“啥是佩奇”的探寻之路:查字典、大喇叭广播、找村里叫“佩奇”的人……
最后问了在北京当过保姆的老三媳妇,在她的比划下,李玉宝用一只鼓风机改装成粉色“佩奇”。
原本搞笑的故事,在李玉宝拿出鼓风机“佩奇”的一刻,让人泪目。
扫描二维码观看短片《啥是佩奇》
时代变迁太快,作为年轻人的我们“飞速成长”,却忽略了身后父母被视野、格局、信息和老观念囿住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爱我们,爱我们的孩子。对孩子,他们心里、眼里只揣了一个字“给”。
去年国庆节,我带孩子们回娘家。要返程的那天早晨,早早就听见爸妈在张罗给我带的东西。洗漱完毕后,我打开后备箱一看,就只能用摊手来表示了:冻好的鱼、虾、鸡爪、猪蹄、牛奶、水果、月饼、木耳、茶叶、啤酒、干果……
凡是父母能想到的,都给我拿了些;凡是他们最近吃过的,也都给我留了一份;留一份给我还不行,还得让我的孩子都尝尝;我的孩子吃过了他们也不太安心,还得让我孩子的爸爸也吃上一口……东西挤满了后备箱的各个角落,以至于我把车开到早市上去,直接都能卖杂货了。
和每次一样,我一边说着不要一边往下卸,但爸爸不愿意,又一样样往车上装。往返推辞,我终究没拧过父母。乖乖带了一大堆东西回家。这是多少中国父母的写照。这种爱不张扬、不洋气,有时还让你觉得无奈、烦躁,却是最真、最朴实、最厚重、最接地气的爱。
小的时候,他们听不懂你说“要”,长大后,他们听不懂你说“不要。”虽然很多时候,父母被我们、被时代远远落在身后,他们给的也不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他们依然在笨拙地表达爱。
世间太多东西,都平凡无奇,但是加了长辈的爱和心意,就变得熠熠生辉,再也不同。正如《啥是佩奇》里那只变身佩奇的鼓风机,因为加了爷爷的爱、创意、想念,以及惊喜,它就不再是一只笨笨的鼓风机,它超越了礼物的象征,化身成了爱和用心。
前段时间,一则“深夜的番茄炒蛋”视频在网络上被热传。儿子留学美国第8天,为了招待朋友,他想做道中国菜,可连最简单的番茄炒蛋都不会。一着急就想到了妈妈,妈妈直接到厨房拍了个演示视频。当朋友们对这道菜赞不绝口时,儿子才意识到中国与美国的时差,妈妈是凌晨4点多爬起来演示番茄炒蛋!
每个人身边,都有为你找寻“佩奇”的人、为你凌晨4点做菜的人,被儿女需要,是父母最大的开心和幸福!而儿女能过年回家和他们吃顿团圆饭、说说话,却是他们唯一想要的礼物。
据微信公众号“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9),二旭妈妈/文 有删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