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符 甦
“回来了?”“嗯。”“吃了吗?”“没。”婚前蜜语甜言说到口干舌燥,如今惜字如金冷脸相对。
在婚姻里,评价婚姻质量的一个刻度,是听。这个“听”不是左耳进右耳出,不是头也不抬的心不在焉,而是坐在你身边,听到心里,听出共情,有所回应。
“听”和“倾听”差的不是一个字 什么是听?马路上车水马龙风驰电掣、写字楼里键盘的敲打、蚊子嗡嗡嗡、肥皂剧叽里呱啦的背景音……你听到了,但与你无关,你无需介入,无需影响,只要任其从耳边飘过就行。
倾听不一样。倾听有对象性,不仅要听TA说,还要能从中听出信息、听出情绪、听出是诉求。
再适应孤独的人恐怕也受不了被置于荒岛,找不到能说话的人,仅靠食物支撑躯壳还不够,沟通才能让灵魂充盈,而倾听则是沟通中非常必要的一环,看似无声,从内在来说,倾听是一种主动,主动接受信息,并积极加工对方的信息,产生自己的理解,并作出回应。
没有倾听,就谈不上沟通 “上个月的月度指标没完成,心累。”听到另一半抱怨起工作,有人做的是实打实的质问:“没完成指标怪谁?还不是怪你自己!”这就是光听了信息,没听到情绪。一个只会用“嗯”敷衍的“听”构不成沟通,指责则更要不得。
王志文曾说,他的择偶标准是“一个随时随地能说上话的人”,看似不难,其实很难。一个随时随地能说上话的人,本质上也是一个随时随地能听你说话的人,比如说半夜你突然想到什么,想要跟她说,她可能会说,几点了,太困了,有什么不能明天再说吗?你就突然觉得索然无味。
上帝给了我们两个耳朵和一个嘴巴,让我们多听少说。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可是对于倾听,我们未必有足够的重视。婚姻需要两个人成为彼此的忠实听众,也只有成为忠实听众,婚姻才能活着,才有未来。
“首席听众”要听出四层 第一层,听出文字的基本信息。TA具体描述的事情和问题。这不难,只要安静下来,全程听下来甚至可以复述。
第二层,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事实上,身体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占有效信息的55%,文字信息只占7%。察言观色对倾听来说很重要。
第三层,听出情绪和感受。这就高情商和普通情商的分水岭了。很多被“嫌弃”的丈夫都可能听不出情绪,无法共情。当事情发生时,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当对方已明显陷在情绪里时,还跟他谈想法、讲道理、分析问题,显然无效。
第四层,听到诉求。TA为什么要倾诉,倾诉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到安慰、同情,认可,还是什么?洞穿倾诉背后的需要,才能做出回应,让我们更好地倾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