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张 赫)两年时间,3个系列9种鞋,18人专业调研“脚”的团队,5000家实体店面,双十一销售额突破1亿……日前,足力健老人鞋创始人、北京孝夕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京康,讲述了老人鞋一串串数字背后的研发故事。
为做一双鞋,摸遍老人脚
“我去敬老院亲手摸过很多老人的脚,有的已经变形,有的疼到不敢走路,有的老人干脆每天穿拖鞋,看着他们脚上多多少少的问题,特别心疼。”
创立公司后,张京康做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用户调研,成立了用户调研部门,走访各个社区,挨家挨户地拜访老年人。不仅仔细询问老年人每次穿鞋时遇到的不舒服情况,还请求老年人让他仔细摸一摸他们的脚,看看问题出在哪。“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亲自去养老院摸了500多个老人的脚?因为老人鞋的主人是老年人,只有明白老人脚的痛点,才能做出舒适的鞋。”后来发现东北的老人只想穿不冻脚的鞋,爱旅游的老人会在乎鞋的舒适程度。
在张京康看来,关心老年人的穿鞋感受,并努力降低老人的穿鞋成本就是“天大”的事儿。为了保证冬天老年人穿上足力健的鞋子不会冷,张京康决定把调研中老人告诉他的“羊毛最保暖”应用起来,但当他跑到河南焦作的羊毛加工基地后,发现羊毛的价格特别高。“很多老年人只有200块钱的购买力,要是告诉老人花1000元,那老人宁可冬天冻脚。”张京康语重心长地说,羊毛必须用,鞋子又不能涨价,那就必须降低成本。只能跟羊毛加工厂商洽谈。为此先后来回跑了15次焦作,跟厂商软磨硬泡,终于把成本降低了40%。
根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对于张京康而言,面对如此庞大的老人群体,老人鞋必须用心“开发”,才能设身处地为用户打造最合适的好鞋。
好鞋要为老人群体“量身定做”
“人是从骨盆来到世界,人又是从骨盆离开世界,很多老人摔了以后再也站不起来。”张京康表示,对于老人而言,一双好鞋必须要量身定做。
老人的脚最主要改变就是脚部韧带松弛,走路容易疲劳,如果鞋底的包裹性不强,鞋底的材料相对单薄,老人在行走过程中,会产生鞋内“位移”,从而产生不舒适感。出于这个原因,足力健产品研发的一大重点就是包裹性。在做过几千名老人的脚部调查后,调研团队发现,鞋子的设计可以分别针对胖脚和瘦脚,这样对脚的包裹性会更好。
“好鞋的内衬要软,透气性要好,这样穿上才会舒服。”谈起鞋的舒适要素,张京康介绍,好鞋都是“会呼吸的”,也就是同时保证鞋透气、还能防水,例如夏天的清爽鞋就有防水功能,一般下雨天也不会湿。
对于老人而言,鞋底的防滑和减震也很重要。这就要求鞋子对踝关节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张京康还把吸震效果作为研发重点,走同样长的路,穿着能吸震的鞋比穿普通鞋子更不容易造成疼痛;足力健产品所有的鞋底都是据生活场景去设计鞋底花纹,防滑不易摔倒。
正是出于对老人出行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打造,让每一双鞋在各个细节都做到完美,今年三月足力健团队去日本和世界一流的纱线供应商签约。“我坚信如果各个环节都用最优质的,那老人就会享受到最好的品质。”张京康说,目前足力健已经有24项科研专利。
不能因为没有舒适的鞋,让老人困在家里
“我跟医学打交道近60年,发现只要你还能走路,健康状况就还可以;凡是不能走路的,健康状况就会每况愈下。”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在首届中国老年足部健康高峰论坛暨足部健康关爱工程启动仪式上表示,足部健康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为了了解老年人的出行习惯,健康时报足部科学研究院与足力健老人鞋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老年人出行与足部健康调研报告》,发现有89%的老人存在足部问题。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矫形中心主任张建中指出,足部问题不仅影响足本身,还可能对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全身健康带来影响,老人需要一双安全鞋作为足部保护伞。
为了更了解老人的脚,作为学术支撑的健康时报足部科学研究院,集结了国内三甲医院的足踝外科、骨关节科、运动医学等20位一线专家。
谈及未来,张京康说,以后要让中国上亿老人都穿上专业的好鞋,通过科学化的研究产品,服务好用户,真正解决老人的足部问题,并携手代言人、著名演员张凯丽,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公益活动。
张京康说,每一个老人,都不能因为没有舒适的鞋而被困在家里。一双鞋,也许就是一个世界。而更高级的科学,其实是研发爱。
足力健老人鞋:一路品质积淀
2018年1月23日,足力健老人鞋幸福小镇产业园奠基仪式于河南睢县项目建设基地隆重举行。
2018年10月,重阳节之际,足力健老人鞋举办“重young足够秀”老年时装秀盛典活动。
2018年3月,张京康(右)与世界纱线巨头日本尤尼吉可株式会社社长竹岁宽和先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12月29日,健康时报与足力健老人鞋成立足部科学研究院,为产品研发提供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