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6月19日> 总第1514期 > 10 > 新闻内容
帮老人 稀释坏情绪
(刘 凯)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9日  查看次数:  

  婆婆今年已近80岁高龄,退休后,从县城搬到了农村老家住。平日里不是抱怨农村环境“脏乱差”,就是吵吵“文化生活贫乏”。双休日我们去看婆婆时,总能听到她大堆大堆的抱怨和愤懑,甚至连乡路上跑过一辆车,她都要抱怨一句:“这地儿能住人么!”

  由于胸中怨气积淤,婆婆的脾气也越来越坏,吃得也少了,身体大不如前,公公称婆婆是“净生闲气”!

  看到婆婆晚年生活这么不快乐,我和老公都很着急,最后决定通过“引导术”开导婆婆,稀释她胸中的负面情绪。

  起初,我们陪婆婆在村里转转,当婆婆一如既往地抱怨“脏乱差”时,我们就及时开导她:“看,那堆柴禾垛,古朴、自然,上面还爬了一架葫芦,多像一幅乡土油画呀!”几句话,就把婆婆的视角从“负”转到“正”上面来了!“妈,您看草地上那几头牛,吃草的样子多悠闲!身后再有夕阳这么一衬托,多富有诗意呀!再看那只大公鸡,落在树枝上,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的‘鸡鸣桑树颠’吗?”

  经我们这么一引导,婆婆的视角渐渐转到阳光心态方面上来了,慢慢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打量乡村了,看人看事,也学会从积极的一面审视了。

  其实,世间的很多事和物,均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的地方,关键在于欣赏者的站位和角度。从抱怨到欣赏,尽管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但很值得!现在的婆婆,不但不再抱怨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而且还学会了随遇而安和豁达看事!尤为可贵的是,昔日在她眼中“脏乱差”的乡村,现在成了她眼中的“世外桃源”!  看着每天微笑忙碌、面色红润的婆婆,我和老公打心眼里高兴!“正情绪”占据了婆婆的胸襟,也照亮了婆婆的晚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