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06日> 总第1487期 > 10 > 新闻内容
我跟老爸聊了聊“死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 俞彦勍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6日  查看次数: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  俞彦勍
几个月前,一次电话中,妈妈说,“我觉得越来越容易累了,我想,是我老了。如果你们还想生孩子,最好能早点生,这样我还能帮你们带一带。不过,这是你们的决定,我只是表达我的感受和想法。”
她终于还是催我生孩子了,我竟然没有体谅到,这其实是她对自己衰老的恐惧。
脑中闪过父母会离我而去的念头,第一次出现是五年前。爸爸那年因为事故引发股骨头坏死,开刀换了股骨关节球。他手术后,跟我妈来北京,我去车站接他们。远远看见老妈熟悉的身影,却望见她身边有个小老头——一个明显与我记忆中老爸苍老近十岁、原本头发花白现在全白的老人。我当时就泪满眼,强行在他们走近前憋了回去。
第二次,就是春节这次。
原本春节定了老爸老妈来京跟我们同过。火车票刚买好,老爸来电话说,腰椎滑脱。两周内检查、手术、出院,决定在家养伤,不折腾过来了。我元旦后滑雪受伤、发烧,现在拄拐,也不便折腾。于是,两地过节。
我打电话给父亲,他在电话那头笑着说,“这刀开完,我可就‘两面三刀’(身体左右两边、开了三刀)了,真是‘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他手术那天上午,老妈说老爸手术一结束就给我电话。但八点老爸进去,十点半未等来电话,我在办公室坐立难安,脑中那个“会不会上了手术台下不来”的念头挥之不去。
事后老爸说,这念头,他也有过。他发现自己一点不害怕,完全没有“为什么是我得这个病”的想法。“遇到就遇到,人家还有五十岁就死、三十岁就死的,我凭什么不能死?但有一点,我发现我一点遗憾都没有,现在、随时死掉,我没有遗憾。”爸爸说道。
“我这一辈子,发表了论文;获过专利;创过业;有相伴一辈子的老伴、优秀的女儿、女婿;走遍了全国,也去了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这辈子想学、想玩、想做的事儿就去做了,我的人生很值。”
“来来来,正好我跟你宣布下我跟你妈的遗言,我们死后立刻火化,不要搞那些仪式。其实,我想骨灰直接扔了,但这样就变成乱扔垃圾,不好。你不是搞森林环保的嘛,你知道哪里树不会轻易被砍,或者砍了也能原地再种。你就找棵树,把我们骨灰埋了,以后实在想祭拜也能有个地儿。”
他继续说道:“其实,我一直觉得人死了不会在一个地方。你爷爷生前,我们兄弟几个只要有机会就回去看他、陪他;他去世前我跟你伯伯轮流给他擦身、抠屎,尽了能尽的孝心,现在还是有时间就去上坟,不用非得清明、过年。你爷爷奶奶怎么可能在那个坟里头,他们永远在我们心里头。”
活,就随“遇”而安。从小父亲如是教育我,遇到什么样的境遇,过什么样的日子。100块不羡慕200块的日子,200块也没必要非过100块的日子,要把价值最大化。
这么多年,我忙着世界旅行,体验生活,持续学习,参与活动,结识各领域优秀的人……老爸说:“以前你总说我聪明,说我给你很多指引,现在我觉得你才三十几岁就悟到我六十年生命还多的智慧,现在是你常常给我灵感。”
我以前一直觉得是我太有反骨、脾气倔,才想要不断冲破父母的阻拦,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其实,不论父母理不理解、明不明白,口中说什么,他们才是一直在我身后支持、不离不弃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