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1月12日> 总第1474期 > 22 > 新闻内容
101岁保姆成家人你养我们的小
综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微信号“红色扎西”(ztdangjian)、中国日报网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2日  查看次数:  

  我们养你的老多年来,在湖南省长沙市文艺新村社区的这一幕经常温暖人心——阳光下,两位银发老人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的背影被渐渐拉长。一位是81岁的孙锦秀老人,另一位则是她家以前的保姆、现在孙锦秀的“母亲”、已经101岁的王秀英。她们之间的情缘故事得从半个世纪前说起。

  1963年,王秀英作为一名保姆,进入孙锦秀家中。那时,孙锦秀的丈夫突然离世,既要照顾三个嗷嗷待哺的女儿,还要上班维持生计。

  那段艰难的时光,正因为有了王秀英,孙锦秀才挺了过来。王秀英把家中操持得井井有条,对三个孩子照料得十分细致周到。“那些年要不是有王妈妈的帮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下去。”孙锦秀说。

  朝夕相处的时光中,孙锦秀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和王秀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时间来到1980年,孙锦秀再婚,女儿们都已长大,王秀英的去留,成为全家的一道抉择题。

  有外人建议,既然家里不再需要保姆照顾,倒不如给王秀英一笔钱,让她另谋生路。但考虑到王秀英孤身一人的情况,孙锦秀和家人们思量再三,还是把王秀英留在了家中。“她曾经帮过这个家,现在不需要了,也不能丢下她不管。”孙锦秀说,“当年她养我女儿们的小,如今我们养她的老,天经地义。”

  “不能丢下她不管”,一句口头的承诺,孙锦秀和女儿们用行动践行了37年。

  年逾六旬的王秀英在孙锦秀家中长住了下来。王秀英住进了家里阳光最充足的一间房;孙锦秀变着花样提供王秀英最喜欢的饮食;定期带她去医院做检查;身体一有不适,全家轮流照料。有了精心的照顾,王秀英的养老生活过得相当惬意。一直以来,她逢人就说:“孙锦秀全家这样待我,真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进入高龄的孙锦秀,一个人照顾王秀英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她每个月花3600元请来一个保姆,二女儿每周送来不一样的水果,还专门买来麻将机供王秀英和邻居娱乐……

  “家里吃苹果,一定是王秀英、孙锦秀和保姆三个人一人一个;吃营养品的话,也是三个人一人一份,都没啥区别对待。”文艺新村社区书记王丽慧最熟悉孙锦秀家里的情况。“两位老人超过半个世纪的缘分真奇妙,互为‘保姆’的故事更是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王丽慧说。据人民网,侯琳良/文

  精彩评论

  华声在线:我们常感慨,“富了口袋,瘪了真情”,当真心实意逐渐稀缺,人的内心趋于冰冷和倦怠,哪怕是血缘亲情都有可能淡漠疏远,更何况没有亲缘关系的主仆?这种真情的互相扶持与回报,如同一场润物无声的细雨,将生命的意义、传统人际关系的内涵,呈现在我们面前。(张英)

  湖南在线:平凡之善最动人。“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传统孝文化最自然、最直观的呈现,是世间最美好的事,但有时也是奢侈的事。平凡之善最能触动人心,你若以善良为底色,世界终会善待你。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但愿“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故事越来越多、越来越感人。(陈广江)

  大洋网:温情背后需要深思。其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应得到更大重视。其二,具体到保姆行业,各种福利保障还有很大欠缺。王秀英说碰到一个好雇主是她的福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要实现包括保姆行业在内的各种老年群体老有所养的整体目标,不能靠碰运气的“福分”,而要靠扎实的社会保障兜底。这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张涨)

  日前,云南昭通一名头顶冰碴儿上学的孩子照片(左图)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冰花”男孩系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王富满。当天是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早上气温零下九度,王富满家离学校4.5公里,平时都走路一个多小时来上学。因此到教室后头发都沾满了冰碴儿。小孩子比较可爱,到班级后做了个怪怪的鬼脸,引起了班级同学的大笑。班级老师拍下此图,发给校长付恒后流传到了网上。付恒校长介绍,这个男孩是留守儿童,学生一般不在家吃早餐,学校会负担孩子的早餐,一般是一个面包或者饼干。孩子还有一个姐姐,一家人挤在一个破旧的土坯房里(右图),爸爸在外打工,平时是奶奶在照顾他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