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1月17日> 总第1458期 > 02 > 新闻内容
防聋大会上的防聋招
健康时报记者 杨小明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7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

  韩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

  擅长:鼻窦炎鼻息肉等鼻内镜微创手术、人工耳蜗植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李永新,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擅长:耳聋的外科治疗,人工耳蜗植入,中耳炎和耳硬化症的听力重建,眩晕外科手术治疗,侧颅底肿瘤等手术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显示,全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一个是老年性耳聋,一个是新生儿耳聋。”

  11月11日~12日,在由国家卫计委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和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的中国防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表示,一老一幼是防聋的重点人群。

  新生儿耳聋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主要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携带致聋基因遗传导致,或是因为母亲孕期服用了耳聋性药物或者病毒感染,导致孩子先天性耳聋。老年性耳聋主要是生理退行性改变导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也会像身体的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老化,出现听力减退的生理现象。

  近年来由于围产保健意识的增强,婚前、产前筛查的推广,新生儿耳聋人数下降,但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数逐年增多,这主要跟生活方式和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有关。预防耳聋,从孕期就要开始。

  筛查有无耳聋基因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是耳聋,有的出生后听力正常,但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候一个外力比如打了一巴掌,听力就丧失了,有的孩子在服用了某些药物后听力丧失。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可能携带耳聋基因。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表示,很多人觉得,只有父母耳聋才会遗传,其实现实情况是90%的聋儿父母听力正常,父母可能是耳聋基因携带者,自身没有发病,但会将这种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导致孩子发病。研究显示,双方父母每多一方携带致聋基因,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概率就会增加50%。

  “所以无论是父母中的任何一方,直系家属中有过耳聋史,都应在怀孕前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李永新建议,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耳聋基因携带者,需要从优生优育角度咨询生育专家;对于本身就携带耳聋基因的孩子来说,一定要避免接触某些药物,以免导致药物性耳聋,如常用的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造成内耳结构性损伤,导致临时甚至永久的听力缺失。

  避免高分贝生活方式

  “近年来,临床上三四十岁的人就出现听力下降的问题。”李永新主任表示,主要跟现在很多人生活方式有问题: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流连于KTV、酒吧等高分贝娱乐场所,这些非常损害听力。

  很多人只要一出门,无论是走路还是在公交、地铁上,就把耳机塞到耳朵里。李永新主任表示,在地铁、公交上,本体噪音本来就大,有的人会无意中调高音乐音量,本体噪音和音乐声音混在一起,对听力伤害更大。当时感觉不到听力受影响,但这就像“温水煮青蛙”,长期如此会导致听力下降,有些人甚至不到60岁,听力就已经严重受损,比同龄人退化更快、损失更严重。

  所以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戴耳机听音乐遵循“六六原则”,即每次不要超过60分钟,每隔1个小时要休息一会儿,音量控制在总音量的60%以内。另外不要经常掏耳朵,不要经常洗鼻子,因为耳鼻相连,容易导致中耳出问题。当患上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留下后遗症。

  控制好自己的慢性病

  很多老年性耳聋都与慢性病有关。中国残联在第四届中国听力论坛上发布的最新的中国听力障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听力障碍病因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为主的非遗传性疾病。

  “预防老年性耳聋,要积极控制慢性病。”韩德民院士表示,尤其是糖尿病和冠心病这两个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导致耳蜗微动脉阻塞,而糖尿病也会加速耳蜗血管内皮增生,降低血供。

  要像预防高血压一样预防耳聋,避免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类食品,高脂、高盐饮食对于耳蜗周围的血管有不良影响,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如鱼、瘦肉、奶制品、芝麻、核桃、花生等,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有效地扩张微血管,防止听力减退,另外还要戒除烟酒。

  出现听力下降,一定要引起重视。很多人在刚开始出现听障后往往不够重视,听力障碍直接影响人的正常交流,会变得孤独、焦虑、抑郁,影响心理健康,同时老人还会增加罹患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概率。所以出现听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引起重视。对于老年性耳聋来说,一般可以先用药物治疗三个月,如果三个月后无效果不佳,可以配备助听器;对于先天性耳聋可以植入人工耳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