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步 雯 实习记者 齐 钰
以往认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导致卒中的首要因素,北京安贞医院综合超声科勇强教授团队经研究发现,由颈动脉斑块造成的颅内动脉栓塞才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勇强教授团队利用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并根据斑块状态评定其风险等级,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有效地检测和预防脑卒中。根据颈动脉斑块不同的形状大小、软硬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低度、中度、高度、极高度四个风险等级。
低度风险斑块是指厚度小于2mm的颈动脉斑块,此时斑块像一粒小米,属于比较安全的阶段;中度风险斑块比低度风险斑块体积要稍大一些,厚度在2mm~3mm之间;高度风险颈动脉斑块更大,厚度大于3mm且长度多在15mm以上,可以生长到像大米甚至花生米一样大,表现为斑块内有“坑”的溃疡斑、有“硬馅”的脂核斑以及新生血管形成斑;极高度风险斑块在高风险斑块性状的基础上,又可分为纤维帽破裂斑,斑块与溃疡表面附着活动性细小血栓、长得像飘摇的水草一样的飘动带型斑,附着粗大血栓像摇动的狗尾巴样的活动血栓型斑,以及纤维帽随血流搏动而飘摆浮动的水母型斑等多个类型。
勇强教授提醒,不同风险等级的颈动脉斑块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低度风险和中度风险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只需要控制体重、烟酒等危险因素,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即可。而高度风险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就需要高度警惕,密切注意卒中表现,或采用抗血小板、他汀、抗氧化剂等药物治疗方法,或采用颈动脉剥脱、颈动脉支架植入等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科学治疗。具体如何处理,根据评估结果经医生诊断后才能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