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黏度常规检查?不推荐!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飞燕
临床上,常有很多患者要求检查血黏度,若相关指标异常便要求输液降低血黏度。血黏度实际上是一种摩擦力,血液中有很多成分,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其内部各分子和颗粒之间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必然会产生内摩擦力,这种内摩擦力就是血液黏度产生的原因。所以血黏度跟很多因素相关。
血黏度检查在一些临床试验中确实显示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但目前血黏度检查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依据,所以并不推荐广大患者常规检查。
特别是检查后,很多患者还试图通过输液降低血黏度,期待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不仅未必能带来好处,还可能因为过度输液引起其他问题。
想要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正确的方法是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合理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
猝死恐惧有药可治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 刘梅颜
听到其他人猝死的消息会恐惧、难过,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有些人却被猝死的恐惧感牢牢控制,时常感到心慌、心悸、胸痛等不适,痛苦与恐惧之感交织。而这种感觉并不能被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所理解,甚至由于各项心脏的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而被误解为这是“想出来的猝死恐惧”,这让饱受折磨的患者们,满心委屈,百口莫辩。
这里要还患者们一个公正的医学解释。这不是想出来的,这是惊恐发作的表现,是双心(心脏心理)疾病的一种,有物质变化的基础,与体内的一些激素水平缺乏有密切关系,如5-羟色胺,这可能是元凶。
所以患者需要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了解心脏的基本情况,进行专业规范的治疗。大部分病人通过规范治疗一段时间后,这个“元凶”会回归正常重新为人体服务,患者心脏的不适感和猝死的恐惧感也会逐渐减退以致消失,重新回归健康。